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现在我已经琢磨明白了,当初在学校,大概是打破了某种认知平衡,导致自己因焦虑和失眠而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进而加深内耗,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的状态,应该就是大脑耗竭了。
     抿了抿嘴,看着坐在床边一脸无奈的董姝予,我问道:“我妈呢?”
     董姝予“啪”一声躺在我床上,嘟囔道:“不知道,好像去买东西了。”
     我点点头,问:“给你唱歌啊?”
     看着一脸懵的董姝予,我笑了笑,想试试。
     倒也不是为了别的。在学校解离发生之前,我记得是董姝予问我最喜欢哪首歌。我当时努力回忆的似乎是《后来的我们》。我确实很喜欢这首歌,但现在,这首歌根本还没出呢。我还能清晰地想起,当时解离前,我正在回想这首歌的歌词,然后带着情绪的联想到了董姝予,接着产生了不好的预感,随即就解离了。
     但现在我觉得,那次解离应该只是脑耗竭。就算不是,我也想尝试一下。
     毕竟,理智告诉我:复读其实不重要。但情感上,我就是放不下。而且,如果现在还能触发解离,那确实不该去复读——否则,搞不好会把自己玩死。
     看着她,我心情随意地哼唱起来:
     “只期待 后来的你 能快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就是 后来的我 最想的”
     “后来的我们 依然走着”
     ......
     没唱几句,就被董姝予打断了。她说这歌不好,再唱就揍死我。
     我看着她笑了笑,没说话。
     不过心里有些怅然:果然,解离跟歌没关系,跟歌词也没关系。当时纯粹是用脑过度耗竭了,偏偏情绪又受到了刺激。
     只是,这首歌怎么说呢,让我想起了重生前的那个“董姝予”。
     而且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甚至有些伤感。
     好在都只是情绪上的波动,大脑并没有之前那种应激反应的不适。
     我皱眉,感觉自己的情绪似乎有些不对。这时,董姝予的声音传入耳中:“想什么呢?”
     歪头看向她,我挑起嘴角回答:“我在想怎么骗你出去跟我睡觉~”
     她愣住了,先是皱眉,接着思索,然后狐疑,最后抿起嘴,似乎有些忍俊不禁,但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我下意识咧嘴——好像突然明白了自己之前跟她说荤话的那种机制了。
     看着她,我问:“陪我看会书?”
     ......
     老妈回来后,我说了下自己的想法,老妈似乎不意外,甚至对于我能需要一周来复诊两次的需求她也很痛快答应了。她表情不动声色,而且听的很认真,让我再次觉得不对。
     我莫名觉得逻辑说不通。
     怎么说呢,我自己都能觉得这情况仍返校可能有点任性,但确实总觉得不试试会留遗憾,真的是理智告诉我不合适,但情感又放不下。
     但是老妈这种态度,总让我觉得她眼中带着“果然如此”的意味。
     我考虑很久,最后主动去找刘医生,问:“刘医生,您既然觉得我复读都可以了,说明我现在状态应该是比较稳定,而且我也能感知自己情绪很平静,这种状态下,我......”
     看着一脸温和,很平静看着我刘医生,我斟酌着继续问道:“我现在仍不能知道根本病因吗?”
     刘医生面露诧异,思考了下才说:“这样吧,明天给你看段录像,试试效果再说?”
     说完他目不转睛看着我提醒:“但你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尝试有极大可能让你无法继续复读。”
    喜欢。
  

第417章 门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