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换成了老妈。
     接着,老妈直接挑明了带我下来的用意:她确实想跟我好好谈谈,而且是想避开刘医生的治疗框架,用我们母子自己的方式沟通。至于绕开的原因,在她的解释中逐渐清晰了。
     老妈坦言,刘医生评估后认为,我对复读的执念很深。这直接导致后续安排上出现了矛盾:今年是否让我复读参加高考成了难题。
     一方面,根据我的康复速度,参加高考是可行的。然而,我之前就读的高中是封闭式管理,环境压力大,存在加重病情的风险。
     另一方面,若不让我复读,又让我长期住院,对我当下的状态也非良策——因为我待在这里感到极度烦闷。这一点我自己深有感触:即便我能理智地接受治疗,住院生活本身的沉闷压抑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刘医生也在寻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但目前尚无完美方案。
     刘医生认为,最理想的结果是能说服我放弃今年复读的计划,明年再重读一年高三;或者,最好能让我彻底放下复读的念头。
     这就是老妈找我聊的原因——她想知道,我复读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上董姝予的大学?还是单纯为了参加一次高考?还是仅仅为了每天和董姝予在一起?
     老妈表情认真。我想了想,似乎是为了完成给董姝予的约定?
     叹了口气,我说了句:“都有!”
     然后老妈说出了这次找我谈的核心:“那再复读一年其实都能做到!”
     我面露无奈:“那董姝予呢?我再复读一年,说实话把握很大,考她那学校简直轻而易举,毕竟门槛不高。可等我能去的时候,董姝予都快毕业了,还有意义吗?”
     老妈歪头看我,询问:“我听过你爸说你在学校的经历,你很会钻空子,而且是学校制度空子,董姝予这事上,你就不会钻钻空子?”
     我诧异地看向她,久久没说话。
     老妈苦笑,提醒:“刘医生说你思维现在偏科,有些问题分析能力远高于同龄人,但有些问题根本不会去想,存在认知夹角,而且道德底线偏高,哪怕解离后都能保持基本的理智和责任感…”
     她露出慈爱的表情:“妈不是让你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也不希望你成为抛弃底线的人。但妈确实希望你能多为自己考虑一点。我说这些,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不是逼你照做。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听懂了,也明白,甚至知道她为什么绕开刘医生提这些。
     我没质疑也没反驳老妈的建议。
     我清楚,以她的商人思维,达成目的的手段从不匮乏。同样,尽管我之前从未想过这条路,经她提醒,质疑的念头确实冒了出来。但我明白,关键在于我想不想这么做。
     再次沉默了好久,点了一根烟,才轻声询问:“妈,我现在的问题,是因为我老叔和老婶吗?”
    喜欢。
  

第412章 视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