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来转转不是任性。一方面是真的想出来走走,毕竟待在医院里太无聊;另一方面也想试试加快治疗进度 —— 我实在待得烦了,总觉得进度太慢。
和董姝予出了医院后并没走太远。
因为董姝予太过小心翼翼了,眼神充满紧张。我以为她会兴奋的,见她这样我只能心生无奈,告诉她:“没事的,咱们出来做什么,包括刚才我对你说的话都可以告诉刘医生!”
董姝予立马摇头,轻声说:“我听你的!”
我笑了笑,解释:“我没开玩笑,是真觉得你可以说。刚才那些话我直接跟刘医生说不好。而且,你不觉得让医生了解我的真实状态对我有帮助吗?”
她愣住了,下意识回头看了看慢慢跟在身后的我爸,抿了抿嘴,再次无奈道:“我是不是很笨?总感觉...自己好像一个...怎么说呢...”
我挑眉,问道:“猪队友?”
董姝予脸上露出羞恼,伸手就要掐我,可刚抬起来又悻悻放下 —— 她显然意识到我爸在后面跟着。她脸上透着郁闷,嘴上轻声嘟囔着什么,不知道是不是骂我。
我脸上带着笑意,但心里有点无奈。能察觉到药物似乎还在影响我的感觉。现在跟打完镇静剂不一样,能调动支配情绪,但很淡。现在出来也是理智告诉我该出来,实际心里是觉得无聊的。
包括那句“猪队友”也一样。正常逗她的时候,我心里会有笑意,也会期待她的反应,但现在就像正常说话那样,内心没什么太多反应。
我能清晰意识到自己不该出来太久,甚至能知道自己又在使用策略......
......
第二天,刘医生找我单独聊了一次。
他少见地踌躇了。
斟酌了半晌,才跟我说,昨天的情况董姝予已经告诉他了。他有点无奈,然后分析我目前的状态。
首先他明确,我现在的恢复程度超过他的预期。他甚至提到,沙盘治疗按原计划本应在我接受治疗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后才进行。这次能在一周后就尝试,正是因为评估认为我当前的状态超乎预期。
接着他告诉我,现在我使用的药物是SSRIs,效果同样超出预期。因为其他人通常需要两周左右起效,甚至需要四周,所以他一直在评估我的状态是否存在“高功能代偿”或是“假性好转”。
然后他详细跟我解释了十一假期最后那次心理评估显示全面好转、仅存焦虑项的原因。
他举例说明——专业的心理医生都不会自己给自己做心理评估。
因为人类普遍存在心理防御机制,如否认、合理化。心理医生在自我评估时无疑会扭曲认知,导致回答量表问题时无法做到真正的诚实和客观。而我在做第三次评估时就存在这个问题。
他指出,虽然我不是心理医生,但我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很强,那次评估时,我也在无意识地扭曲认知。
因此他现在需要经过详细评定才敢确认。毕竟我一直在
第409章 认知是把双刃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