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连接;冲突感(扣带回)促进学习;逼出的小策略(如藏手机)就是神经可塑性在“调教”未来认知。
     4. 长期是渐进优化:伴随脑发育(约25岁成熟)和反复实践,每一次“知道该睡却失败”的挣扎,都是在用“成人算法”训练“青春版硬件”,为成熟大脑安装驱动!】
     ……
     对照自身的情况,他说的没错,没有敷衍,依然有理有据。
     我想了想,询问了新的问题:
     【大佬,您说的我看懂了,那认知方面呢?就比如成人已学习管理能力的认知,在少年脑上执行,会出现什么情况?能说下具体体现吗?】
     ……
     回复完,翻看了下其他帖子的回复。
     我发觉大部分都是扯淡,甚至有故意引战的,不过有两条回复倒是引起了我注意。
     一条是发在科幻吧的《……如果把40岁的人类抓住,记忆移植到16、17岁的身体里……》
     ……
     用户:爱吃墨鱼豆腐汤的苍主
     回复:【LZ没看过《柯南》吗?】
     ……
     《柯南》我知道,虽然没连续看过全集,但也看过几集。
     我猛然想起,他原本是个侦探,后来被变成了小孩?不过变小后,他还是靠着成年人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破案。
     这个设定让我隐隐觉得很有用,打算抽空找熟悉剧情的人详细了解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一个帖子——《……带着老年记忆回到少年身体,记忆是否发生变化……》
     这个帖子相当火爆,还被加精了。
     我仔细翻了下,瞬间被评论内容吸引!
     ……
     用户:轮回7
     回复:【会发生变化!核心原因有三:
     1. 记忆是重构,非回放:记忆并非录像带。每次回忆,大脑都依据当前状态(想法、情绪、环境)动态拼凑碎片。
     带着老年记忆回到少年身体,“当前状态”发生剧变:少年大脑(发育中、激素活跃)、少年生活环境(家庭、学校、同龄人)、少年期思维模式和身份认同。这一切将重塑你对老年经历的记忆内容和情感体验。
     2. 大脑“硬件”迥异:
     可塑性强:少年大脑如湿泥般易塑形,神经连接高速变化。强行植入的老年记忆极易被修改或覆盖。
     神经基础不同:老年记忆的存取依赖数十年构建的复杂神经网络。少年大脑缺乏此基础,其回忆路径和效果必然不同。
     激素风暴:青春期激素(强烈影响情绪与压力反应)水平飙升,会彻底扭曲你对老年记忆的情感色彩和认知评价。
     3.思维与身份的激烈冲突:老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少年期社会角色(学生、子女)产生根本性矛盾,引发强烈不适。
     为了适应现实,大脑会调整、淡化或重新解释那些与当前身份严重冲突的老年记忆(例如,一次事业挫败,在充满竞争焦虑的少年眼中,其意义和教训可能被彻底改写)。】
     ……
     我越看心口越闷,虽然之前就一直隐隐有预料,但这种感觉就很不舒服!
     心里再次泛起不安,我抽出一根烟,发觉手都在抖,忍不住面露苦涩。
     自己不是早就知道了么?
     割————
     <作者的话:先声明,论坛内容可能枯燥,但并非无意义水文,甚至是本故事的核心支柱,用来解释毕朝卓心理状态和行为根源的。所以,我真没给毕朝卓降过智,是他脑子不行……>
    喜欢。
  

第384章 焦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