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2章 残庙对[2/2页]

明风再起 浮世蒹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阵穿堂风刮过,火堆剧烈摇晃。李自成突然觉得腿上的伤不疼了。他想起商洛山中那些追随他的百姓,想起沿途饿殍遍野的惨状,想起自己颠沛流离的十年...
     34;闯王!34;哨兵慌张冲进来,34;发现官军斥候!34;
     李自成抄起大刀就要起身,却被李信按住:34;学生有一计。34;
     片刻后,庙内火堆被扑灭。李信脱下染墨的外袍挂在醒目处,又让众人将马蹄裹布,反向而行。他们刚离开不到半刻钟,一队官军就冲进破庙。
     34;有墨香!34;斥候队长捡起破袍,34;是那个写反诗的举人!往北追!34;
     ......
     黎明时分,李自成一行躲进山洞。李信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张干饼和一块墨锭。
     34;闯王见谅,学生只剩这些。34;
     李自成掰开干饼分给众人,突然问:34;先生可愿改个名字?34;
     李信挑眉。
     34;李岩。34;李自成目光灼灼,34;如岩石般坚固,做我大业的基石。34;
     李信——现在该叫李岩了——郑重拱手:34;愿效犬马之劳。34;
     洞外风雪渐止,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李岩取出碎砚,就着雪水磨墨,在洞壁上写下34;均田免赋34;四个遒劲大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34;欲取天下,先取民心。34;他转头对李自成说,34;我军所到之处,当开仓放粮,赈济贫民。不杀降卒,不掠妇女。如此,百姓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4;
     周小栓忍不住插嘴:34;那军饷从哪来?34;
     34;取官仓,征富户。34;李岩微笑,34;明朝藩王个个富可敌国,福王府中藏粮够十万大军吃三年。34;
     李自成拍腿大笑。他想起洛阳城里的福王,那个体重三百斤的胖子,连走路都要人抬。若拿下洛阳...
     34;报!34;哨兵冲进山洞,34;刘将军找到了!带着三百弟兄!34;
     刘宗敏满身是血地进来,见李自成无恙才长舒一口气。他警惕地看了眼李岩:34;这位是...34;
     34;我的张良。34;李自成揽住李岩肩膀,34;从今往后,他的话就是我的话。34;
     众人面面相觑。周德福悄悄打量这个突然出现的书生,发现他虽文弱,眼神却坚定如铁。更奇怪的是,闯王整个人似乎都不一样了——那种流寇特有的焦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某种沉稳的气度。
     三日后,一支奇怪的队伍出现在汝州郊外。他们打着34;闯34;字大旗,却不抢不烧,反而开仓放粮。更令人惊讶的是,队伍中有个青衫书生站在高处宣讲:
     34;闯王仁义之师,只诛昏官,不害良民!均田免赋,三年不征!34;
     起初百姓躲在家里不敢出声。直到有个瘦骨嶙峋的老汉颤巍巍接过粮食,跪地高呼34;闯王万岁34;,人群才如决堤洪水般涌来。
     李自成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幕,突然对身旁的李岩说:34;先生,我好像明白你说的39;民心39;了。34;
     李岩笑而不语,从怀中取出一卷新的《均田疏》草案。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支军队不再是无根浮萍。那些领到粮食的百姓,会成为最好的宣传者,将34;闯王仁义34;之名传遍中原。
     夜幕降临时,周小栓好奇地问李岩:34;先生,您这样的读书人,为何要跟我们一起造反?34;
     李岩望着篝火,轻声道:34;因为在这世上,有些人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34;他看了眼不远处正在给伤兵包扎的李自成,34;你们闯王,就是这样的人。34;
     远处传来马蹄声,新的情报送到了:张献忠在四川大败官军,杨嗣昌急调湖广兵力西进。河南,空虚了。
     李自成与李岩相视一笑,火光映照着两张同样坚毅的脸。他们知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喜欢。
  

第202章 残庙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