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空气中飘来一股焦臭味。村子静得出奇,没有鸡鸣犬吠,只有几缕黑烟从烧毁的房屋上袅袅升起。
34;官军来过...34;周德福声音发颤。这一路上,他们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官兵杀良冒功,把无辜百姓的头颅当作流寇领赏。
突然,周小栓指着村口:34;爹,那里有人!34;
一个满身血污的老者趴在村口的石磨旁,奄奄一息。周德福小心翼翼地上前,将老人翻过来。
34;老伯,发生什么事了?34;
老人睁开浑浊的眼睛,嘴唇蠕动:34;跑...快跑...官兵...见人就杀...34;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马蹄声。周德福浑身一颤,拉起妻儿就往路旁的沟渠里跳。
34;躲好!别出声!34;他压低声音命令道,自己则趴在沟边,小心翼翼地观察。
一队骑兵疾驰而来,约莫二十余人,身着号衣,手持明晃晃的腰刀。为首的军官在村口勒住马,看了看地上的老者,随手一刀砍下头颅,挂在马鞍旁。那里已经悬着五六颗血淋淋的人头。
34;妈的,今天才这么几个。34;军官骂骂咧咧,34;继续往前搜!流寇肯定躲在哪片林子里!34;
骑兵队呼啸而过,掀起一片尘土。等马蹄声远去,周德福才敢喘口气,回头看向妻儿。李氏紧紧捂着周小栓的嘴,孩子吓得眼泪直流却不敢出声。
34;畜生...34;周德福咬牙切齿,34;这些畜生...34;
夜幕降临,三人不敢进村,在村外的林子里找了个隐蔽处过夜。周德福找来些野果,勉强充饥。夜里,李氏突然发起高烧,浑身滚烫。
34;当家的...我没事...34;李氏气若游丝,34;你们先睡...34;
周德福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这一路上,已经看到太多人就这样一病不起,最后被抛弃在路边。
天蒙蒙亮时,周德福被一阵嘈杂声惊醒。他悄悄拨开灌木向外看,只见官道上尘土飞扬,一队队衣衫不整但手持兵器的汉子正在快速行进。
34;是义军!34;有人低声喊道。
周德福心头一震。这些就是官府口中的34;流寇34;,也是许多百姓私下称赞的34;义军34;。他们中不少人和自己一样,是被天灾人祸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
义军队伍中间,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骑在马上,正与身旁的人说着什么。那人忽然转头,目光如电,正好看向周德福藏身的方向。
周德福吓得一缩,却听见那人喊道:34;林子里有人!34;
几个义军立刻持矛跑来。周德福知道躲不过,只好拉着妻儿走出来,跪地求饶:34;好汉饶命!我们只是逃荒的百姓...34;
骑马的汉子走近,上下打量着他们:34;哪里人?34;
34;直隶盐山县的,遭了旱灾和蝗灾...34;周德福不敢抬头。
34;抬起头来。34;
周德福战战兢兢地抬头,看到一张棱角分明的脸,浓眉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正是昨夜与张献忠争执的李自成。
34;带着老婆孩子逃荒?34;李自成眉头紧锁,34;官府不管你们死活?34;
周德福悲从中来:34;官府...官府只管征税征粮...我女儿都被乡绅抢去抵债了...34;
李自成沉默片刻,突然解下腰间的水囊扔给周德福:34;喝口水吧。34;然后转头对身旁的人说,34;给他们些干粮。34;
周德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接过干粮后连连磕头:34;谢谢好汉!谢谢好汉!34;
李自成摆摆手:34;不必谢我。这世道,老百姓活不下去,不是饿死就是造反。34;他盯着周德福,34;我看你身强力壮,不如跟我们走,好歹有口饭吃。34;
周德福愣住了。加入义军意味着造反,是要诛九族的大罪。但看看奄奄一息的妻子,面黄肌瘦的儿子,想想被抢走的女儿...
34;我...我有家小...34;周德福支吾道。
李自成笑了笑:34;带着也行。我们营里有老弱妇孺。34;他忽然压低声音,34;杨嗣昌调集大军要围剿我们,此时不反抗,等官兵杀来时,你们这样的流民第一个遭殃。34;
周德福想起昨日村口的惨状,打了个寒战。他回头看看妻子,李氏虚弱地点了点头。
34;好...我们跟您走。34;周德福终于下定了决心。
李自成满意地拍拍他的肩:34;从今往后,咱们就是兄弟了。等打下一片天地,人人有田种,有饭吃!34;
义军队伍继续前进,周德福背着妻子,牵着儿子,步履蹒跚地跟在后面。他不知道这条路通向何方,只知道回头已是绝路。
远处,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这支衣衫褴褛却斗志昂扬的队伍。在他们前方,杨嗣昌精心布置的34;十面张网34;正缓缓收紧,一场决定大明命运的大战即将展开。
喜欢。
第187章 十面埋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