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都有些发愣,愣了片刻之后也缓缓的点了点头,喃喃道:“这话其实也有道理,虽然老三重点都在一个吃字上,但民以食为天,话糙理不糙,的确给本侯提了个醒!”
     场上的欢呼声持续了好长时间才渐渐消止下去。
     随后剩下的二皇子与大皇子都有些愣神儿,谁也想不到老三竟能整出这么一套理论来,居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不过这也给两人提了个醒,并不一定要像老四那样说出如此稳妥有全面的大道理来,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过了关即可。
     二皇子站出来,抱拳环视一圈,大声道:“善恶如同一棵树,总不可能长得都一样。向阳的地方生长特别茂密,被赢的一方则树枝树叶要差一些。这就如同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有善有恶,集于一身。没有完全善的一个人,也没有彻底恶的一个人。但是只要这个人善多于恶,我觉得他就是善的。只要一个国善远多于恶,那么这个国家就是善的。”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要不断提升自己,将自己恶的一面不断压缩和克服,大力发挥他善的一面;一个国,也要尽力制约自己恶的一面,努力宣扬善的一面。这样不论是国还是家都会变得其乐融融。”
     这个角度的论调顿时引发了一片喝彩,秦王也忍不住叫了声好,周围是一片掌声。
     二皇子得意洋洋走了回去,示威似得看了老三与老四一眼,那意思自然是瞧瞧老子有没有能耐。
     现在只剩下了大皇子,也让他变得无比尴尬。开始后悔起来自己的推脱。
     刚才不论老三还是老二的观点,自己随便整一个也会引起满堂彩!可是为什么死心眼的非要留到最后?按照常理来说,最后一个往往是压轴的,也应该是最精彩的,可是现在他满脑子里空空如也,别说,阐发善恶的角度,他连半个字都想不起来,脑门上已经着急的渗出了一层细汗。
     司仪官无巧不巧的站出来大吼了一句:“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听一下一直淡定的等到最后的大皇子究竟有何高见!”
     “我操.你妈!!”大王子心中几乎要骂出来,怕什么来什么,你他妈就不能给我留几分钟时间想想啊?
     满脸僵硬的走出来,学着老二抱拳转了一圈,看着所有人都静悄悄屏气凝神盯着他,大皇子脸上的表情几乎快要绷不住。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现在他的脑子里只有昨晚信件里面那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让他去细想,只好狠狠心一咬牙,豁出去了!
     “咳……那个……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一个人看他是善还是恶……那个,直到他盖棺才能定论。但是他活着的时候,往往有时善有时恶。看到穷人想要施舍他这是善,但是回到家看到有小偷来偷米便打死了他,这是恶。但是当他发现自己打死的小偷正是之前施舍的穷人的时候,这个人就分不清楚究竟自己是善还是恶了。”
     “所以我认为,要谈善恶,先要看具体的情况,不能一味的说一个人是善是恶,要看他做了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这就是我的观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完之后硬着头皮回座位上坐下,却发现现场一片寂静。不少人都陷入了沉思,就连秦王也忍不住在摸着胡须思索。
     虽然大家都静默无声,但是可以想见,他的发言其实是获得了大家的共鸣,引发了大伙的思索。
     秦王终于缓缓站起来,淡然道:“这一关,我对四个儿子都很满意。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发出了对善恶的看法,老四的行之有效,老三的容易引起共鸣,老二的比喻恰当,老大的却发人深省。总而言之,这一场不分胜负,都很精彩!”
     兄弟三人同时长出一口气,感觉如同经历了一场精疲力竭的鏖战。甚至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
     只有老四赢匡有些意外的眨了眨眼睛,笑嘻嘻抱拳道:“哎呀呀,真是出乎小弟的预料啊。常言道兔子急了能咬人,狗急了还跳墙,几位哥哥着急了之后居然还真的爆发出了难得的潜力啊!”
     这话可是一点儿都没有留情面,三位皇子听了之后一起重重地哼了一声。
     大皇子斜着眼睛看了赢匡一眼,冷笑道:“老四,我不知道你哪里来的自信,但是我告诉你,不要从门缝里看人。”
     赢匡笑眯眯道:“小弟哪敢从门缝里看人,小弟一直非常重视三位哥哥的做法。若不是我提前几天回来,恐怕这几天在路上会遇到不知多少次截杀。谁让我知道是三位哥哥一起合起来想要考验小弟一下,但是我真的有点受宠若惊呢!”
     这句话已经明显的告诉了三个人:你们所做的一切我都知道。
     三人齐齐脸色一变,他们都是聪明人,自然完弦知雅意,登时一个个脸黑的比锅底还要重。
     既然老四能够知道他们在外面安排的人手,那么自然会反过来对他们安排人手。也就是说那天晚上从宫中传出来的书信他早就已经截获了,而且还把他们的书信全部做了更改,要不然怎么可能会有鸡生蛋蛋生鸡这样幼稚无聊的问题?
     三人顿时如坐针毡,按照父亲的习惯,在进行问题考验时往往一个比一个难。刚才好不容易混了过去,谁能保证第三个问题也可以轻松过去?
     假如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倒还好说,但老四明显的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这让他们如何受得了?
     大皇子猛的站起来,对于南方看台上的秦王道:“父皇,我有个想法。”
     秦王看了他一眼,淡然道:“说!”
     “最后这一关如此重要,我觉得不如随机换一个话题,这样既公平又可以考验我们所有人临场发挥和应变的能力,才能见真才实学,您意下如何?”
     二皇子和三皇子立刻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同意:“好,大哥说得好!”
     “没错,我也最喜欢这样考验能力的事。”
     秦王料不到居然是他们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心中顿时了然,深深看了一眼坐在旁边不动声色的老四。
     其实他有些吃惊。
     如果说老大,老二老三都想尽办法从自己这里搞到了题目,他还觉得有可能。但老四身在边关,聚拢在他周围的都是些直来直去的莽夫,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优先于三位哥哥掌握考试内容,这份心思当真可怕。
     “老四你怎么看?”
     秦王终于忍不住问道。
     赢匡挑了挑眉毛,站起来笑道:“父王,儿臣的原则是以不变应万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有任何变化都无所谓。”
     这话充满了自信,又有着完全不惧一切考验的豪迈,顿时让秦王周围的武将们大声赞叹叫好!
     “既然如此,本侯索性给你们提一个新的要求。来人,拿面巾给四位皇子都蒙上眼睛。”秦王淡淡吩咐。
    喜欢。
  

第114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