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收获[1/2页]

惑乱红楼 允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事实上贾琏知道的不过是皮毛,灶户的生活已经不仅仅是穷苦可以形容。
     旧时灶户没有组织,商人和灶户之间自由买卖。
     灶户常常受盐商的盘剥和地方恶势力的压榨,长期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
     他们不仅要按期按人口向官府缴盐,还要交纳税银,很多贫困的灶户常因交不足纳税银而被迫弃家逃亡。
     当然灶户也有贫富之分,等级之别。
     正如穷灶户,前清秀才萧欣山编的一首《十等灶户》歌谣。
     一等灶户当灶首,甘为盐商当走狗,全为自己有。
     二等灶户富家翁,不等盐款就上工,常年乐融融。
     三等灶户卖‘久大,不等年终就发价,新老盐剩不下。
     四等灶户当军师,见了盐款任意支,帮喝又帮吃。
     五等灶户跳了槽,自晒自卖自逍遥,盐商管不着。
     六等灶户逞英豪,找着灶首就不饶,好似老鼠见狸猫。
     七等灶户真松蛋,找灶首不见面,趟趟自蹲店。
     八等灶户怕惹祸,守着盐蛇干挨饿,脚步不敢错。
     九等灶户晚驳盐,天寒水浅难雇船,充公在眼前。
     十等灶户卖盐滩,有几副一盘端,新老债还不完。
     而贾琏眼前的这些人多数就是八九十等的灶户。
     他们没有地没有手艺,一家老小全赖这门祖传的技艺生存,甚至都还是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这也是为什么那个大个子门口污言秽语的原因。
     当然这其中肯定也不乏有人推波助澜、甚至怂恿挑唆。
     盐渎县是贾琏丰收的第一站,正是众人虎视眈眈的时候,皇帝那头估计也在等着实验的结果。
     毕竟贾琏那个计划,最终还是建立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的。
     既然晓得原因,那就好办事。
     贾琏思索,好生安抚了众人。
     又特意告知这里只是试验田,因为是用于测量生产时间和生产量的,所以用不着许多人。
     等试验成功,就会全面向灶户招工。
     到时候工资直接用固定工资和产量提成来得,比起他们现在累死累活看天吃饭要强得多。
     比贾琏想象的更加的简单。
     众人的质疑竟然只停留在他是否会兑现招工的质疑,而对于工资,这些人的要求出乎意外的简单。
     吃饱、喝足,穿暖、冻不着。
     贾琏感慨,只是虽是如此,但是为了官者的威严也好,给其余两个地方下马威也好,牵头闹事的人却是逃不掉惩罚的。
     有一个算一个,刚才跟盐工动手的,打砸场地的,尤其刚才骂贾琏的那人。
     每人三十大板,带头那个嘴巴最臭的大个子四十大板。
     只是贾琏见他们可怜,知道他们贫穷,估计后续也没钱看伤,又每人给了五两银子。
     一来他只是杀鸡儆猴,并没有让他们送命的意思。
     二来是为了施恩。
     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既是让人知道官威不可犯,又是让人觉得他宅心仁厚。
     王夫人和贾政,让他懂得了人心和名声的重要性。
     效果倒也显著,当场四十大板一完,银子领到手,全场百十来号人就又齐刷刷的跪在地上。
    &nbs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收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