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不能老刹车,会出事的,张一天他们一个个都在卖力地骑着。张一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一行五个人和一条狗之后还跟着一个黑影,似乎那个黑影知道张一天他们的一切,危险正在一步步的逼近,张一天他们要怎么应对呢?他就是那个凶手吗?或者是凶手派来的“眼线”来跟踪张一天?一切又都是未知数。
张一天他们骑到了目的地,停车也是个问题,因为张一天的车除了两辆“死飞”其余都是比赛用车,比赛嘛,讲究轻量化,能减的就都减了,所以都没装撑脚,再加上“死飞”本来就不应该装撑脚,使得面前五辆车不知怎么停才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只好全倒在地上,张一天背包里在临走时放了一条超长的锁,就知道肯定会有用的,随即,张一天把爱车都锁了起来。
此时,张一天他们正在第一个狙击位置,那幢未完工的大楼下面。本想立即上楼去看看照片中的那几个有新发现的地点,但出于张一天的破案习惯,张一天把大楼周围转了一遍,把四周的环境先摸清,宏壮、半仙、问蝶、佘惜琴,还有苹果,他们也跟着四处转转。
这片工地与其他工地并无差别,它有两扇大门,现在条件好了,以前的工地车子开进去都尘土飞扬,地上全是暴露在外的泥土地,而现在全是水泥地,方便多了,污染也少了。张一天他们把自行车停在外面徒步走进去。等一下,张一天刚看到了什么,天呐,两个大门口都有摄像头,这种关键性的东西怎么就被疏忽了呢,哎呀,真是个失误。
张一天他们打听到管理监控录像的人员,宏壮出示了警官证后,张一天他们便开始看案发那个时间段的录像。一张张画面出现在张一天他们眼前,张一天他们五个人的神经全都绷得紧紧地,苹果不愧是侦探家的狗,它竟然坐在地上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
屏幕右上角的时间正在快速地增加着,离预计的死亡时间只剩下半小时了,但屏幕上仍只有摄像头前的那片空旷的水泥地。张一天现在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凶手肯定对受害者的作息时间了如指掌,二是凶手对狙击地点肯定踩点过,要不然一定要提早好久来摆设备,测风速、距离等等。
刚想到这儿,乔听雪就向张一天喊:“师傅快看,屏幕左上角远处有东西来了,速度看起来很快。”张一天顺着乔听雪手指的地方上看去,还真有一团东西向这儿移动,因为那时是晚上,看不太清楚。张一天赶紧对宏壮说:“快,快,减慢播放速度,重点来了。”
宏壮赶紧去仪器那儿操作,张一天扫了一眼右上角的时间,张一天的天呐,离案发时间只剩下十五分钟了,凶手他是怎么办到的,一定是个非常专业的人。
其实张一天想说的是,杀人凶手往往都是很有天赋的人,就像莫里亚蒂那样,他不仅是一个教授,而且是一个推理分析非常严密的人,他的实力超乎于常人,只是他选择错了道路,走了一条不归路。
张一天他们盯紧屏幕,那个目标是从市区方向过来的,他开的不是汽车,嗯,没那么小,越来越近,不对呀,这也不像是骑的摩托车呀,没有那种机动车的感觉在里面,他的那种感觉张一天再熟悉不过了,对,来了,来了,张一天猜的没错,视线内的那个人骑的是自行车,渐渐地可以看出那个人背上背了什么,不用猜也就知道了,那一定是散装的qiang了。
可凶手为什么骑着自行车来呢,他的自行车的好坏和他的技术先不说,就不怕跑不掉吗?
如果被人发现,跑。。。跑。。。哦,原来是这样啊。
张一天的断案方法常常使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这也融入了犯罪心理学,只有把罪犯的心里搞明白,能推理出他们在想什么,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凶手绳之以法。
张一天刚细细一想,明白了,如果张一天的推理没错的话,凶手的逃跑路线张一天也清楚了。他应该是这样想的,以最快的速度在大楼里狙杀死者,然后赶紧撤离,确实他没时间去销毁影像资料,也没有必要去销毁影像资料,因为这只能证明有人来过,因为光线太暗,无法看出图像内人的面部特征,所以先逃最重要。要是说
骑自行车逃离现场不是找死吗,现在想想其实不然。
喜欢。
第318章 其实不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