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运行在距离地面400 450公里、倾角42°至43°的近地轨道上,轨道周期约90分钟 。为维持稳定运行,需应对诸多挑战。在轨道维持方面,受地球引力和稀薄大气阻力影响,空间站轨道高度每天会下降约100 150米 ,若不干预最终会坠入大气层烧毁。因此,天舟货运飞船定期为其补充推进剂,启动发动机进行轨道提升,确保空间站始终保持在预定轨道运行。
在能源供应上,空间站配备了先进的柔性薄膜太阳翼,发电效率相比国际空间站大幅提高 。这些太阳翼展开面积大,能有效捕捉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为空间站的各类设备、实验仪器以及航天员生活提供稳定电力。同时,还设有高效的能量存储和管理系统,在太阳翼无法工作(如进入地球阴影区)时,由蓄电池持续供电,保障空间站不间断运行。
在数据通信方面,由于空间站大部分时间不在国内陆基测控站视线范围内,我国构建了天链中继卫星系统 。这些位于3.6万公里上空的中继卫星,如同太空中的数据中转站,能居高临下观测空间站,将其数据实时回传至地面站,实现全球覆盖,确保空间站与地面的稳定通信,无论是航天员的实时天地通话,还是大量科学数据的传输,都能高效完成。
三、探索未知:空间站的科研成就
空间站作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在多个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领域,开
第354章 空间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