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镜舟抵达巴拉望岛后,他迫不及待地与政务负责人李青和军事负责人杨坤会面。三人相见甚欢,寒暄过后,杨镜舟决定先亲自走一遍全岛,以了解这个地方的实际情况。
在游览过程中,杨镜舟对巴拉望岛的发展状况感到非常满意。他记得刚接手时,这里的人口还不到十万,但短短五年时间,岛上的人口已经增长到近百万。这不仅意味着巴拉望岛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也反映出这里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着成就。
杨镜舟注意到,岛上的港口修建得十分完善,为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社会治安状况也相当良好,居民们生活得安宁和谐。这些都让他对李青和杨坤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回到会议室后,杨镜舟让李青和杨坤详细谈谈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他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巴拉望岛的发展历程,并为未来的东南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李青深吸一口气,率先打破沉默,开始讲述发展过程中遭遇的主要难题:“起初,我们刚来此地时,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那就是当地民众普遍对我们心存疑虑,对我们缺乏信任。他们认为我们与之前的殖民者并无太大差异,都是为了掠夺资源、作威作福而来。这种误解导致我们的工作进展异常缓慢,处处碰壁。”
然而,面对如此困境,李青并未气馁。他继续说道:“后来,根据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首先,我们与东南亚的众多爱国华侨举行了多次座谈会。在这些座谈会上,我们坦诚地交流,详细介绍了我们的来意和目标,展示了我们的诚意和决心。通过这些努力,我们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随着信任的建立,局面开始发生变化。李青兴奋地说:“这些爱国华侨纷纷响应,积极过来投资各个行业。他们的资金和经验为我们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巴拉望岛逐渐发展成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三国的商品集贸中心。这里的交易蓬勃发展,一片繁荣景象。”
最后,李青接着说道:“依靠国内强大的生产制造体系,我们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我们从三国采购原材料和农产品,运往国内进行加工生产,然后再将价格实惠的工业产品销往三国。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为我们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在拥有了财富之后,我们积极地投入到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不仅修建了宽阔平坦的道路,还兴建了现代化的医院、优质的学校、高效的自来水厂、强大的发电厂以及覆盖广泛的网络基站和便利的
第346章 东南亚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