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个贫困县上报需要修建的小学和初中数量将近 5000 所,而且这些学校几乎都需要进行翻新。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杨镜舟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指示:教学楼必须按照高标准来建造,至少要能够抵御 8 级地震的强度!同时,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每幢教学楼的建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人员都要详细记录,以防有人在中间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目标一旦确定,接下来就是大量繁琐而细致的工作。首先是申请经费,这需要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协调,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到位。然后是相关项目的批准,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核流程,以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此外,贫困人口的登记工作也至关重要,只有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除了教育设施的建设,道路、网络、电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杨镜舟不辞辛劳,日夜忙碌,一直到 1993 年底,才终于初步完成了这个庞大工程的框架搭建。
当第一笔贫困补助下发之后,收到的回报令人惊喜。有了这笔钱,那些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民众终于能够改善生活。他们纷纷开始购买衣服、粮食、猪肉和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这使得市场需求大增,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
看到这样的机会,商户和企业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开始扩大生产规模,修建新的厂房,招募更多的员工,购买大量的原材料。这种积极的发展态势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也为贫困
第262章 脱贫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