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2章 麻省理工的审稿人[1/2页]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超级喵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会议主厅里,记者们举着相机不停地拍照,闪光灯亮个不停,咔嚓咔嚓的快门声此起彼伏。
     裴瑜站在人群的中央,完全没被周围的阵势影响。
     会议的工作人员正领着一位头发花白、目光炯炯的外国老先生穿过人群朝她走来。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位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戴里克·汉密尔顿教授。
     裴瑜上前恭敬地和他握手,用一口流利的英语问好:“汉密尔顿教授,下午好。很荣幸见到您。我读过您关于货币政策的研究,特别是您1983年那篇关于汇率动态的论文。”
     麻省理工学院在高手如云的美利坚大学体系中,是当之无愧的“常春藤”级别的顶尖学府,甚至在很多专业领域超越了传统的常春藤盟校。
     无论是在哪个世界大学排行榜上,麻省理工学院的名字总是雷打不动地位居前列。它的经济学系以其严谨的理论研究和前沿的应用分析闻名,是全球无数经济学子的梦中情校。
     不过,麻省理工最厉害的还不是商科。要说它真正让全世界都为之敬畏的,还得是它的数学系。
     麻省理工的校园里聚集了全球最聪明的数学天才,他们研究的东西,经常能改变整个数学界的发展方向。
     裴瑜不久前摘得的那枚IMO金牌,在日本名校的教授眼中可谓石破天惊,是亚洲选手第一次在这个全球最难的数学竞赛中登顶。
     不过对见多识广的汉密尔顿教授来说,虽然裴瑜的成绩确实很厉害,但在他在麻省理工教了这么多年书,什么样的天才没见过?
     在他看来,IMO金牌只能说明裴瑜解题很厉害。但进了大学之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要把做题的天赋变成做研究的能力,还得经过漫长严苛的考验。
     裴瑜如果想真正赢得眼前这位学术大佬的青睐,仅仅依靠躺在IMO金牌这本“功劳簿”上吃老本,是远远不够的。
     戴里克·汉密尔顿打量着这个华国女孩,缓缓说道:“哦,就是你啊。听说你有篇关于日本经济的论文?我很好奇一个IMO金牌得主会怎么看经济问题。数学和经济学,嗯……有趣的组合。”
     裴瑜认真向他介绍自己的经济学论文:“教授,我用了几个计量模型分析日本当前的经济状况。我的数学竞赛背景实际上帮助我看到了一些传统分析可能忽略的模式。”
     “哦?详细说说。”汉密尔顿挑了挑眉毛。
     裴瑜开始阐述自己的论证思路:“我知道现在所有人都在说日本经济奇迹,但日本的资产价格已经偏离基本面太远了。
     历史上所有的泡沫都是这样,荷兰的郁金香,英国的南海泡沫,美利坚1929年的股市崩盘……
     我用了三种不同的模型验证。房价收入比、市盈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所有指标都在向我们发出警告……”
     松本诚翔教授站在人群中间,凑近旁边的外国记者,压低声音说:“她在胡说八道,哗众取宠。一个华国小姑娘,懂什么日本经济?你们不要相信她的话。”
     “可是汉密尔顿教授好像很感兴趣,他不会随便被忽悠的。”外国记者回答。
     听完裴瑜的思路后,汉密尔顿说:“这些模型挺有意思。不过我有个问题,你是怎么处理模型中的异方差问题的?”
     裴瑜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用了怀特检验来检测异方差,然后做了异方差修正。用

第212章 麻省理工的审稿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