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聊起各自的高考分数,自己所在省份的分数。
     “我们山东今年分数线特别高,我考了580多分。山东的教育水平就是不一样。”
     “我们河南更高,我差点没考上。”
     来自高考高分省份的同学说起成绩时都挺骄傲的,而那些来自录取分数线较低省份的同学,聊起这个话题时语气里总带着点不自在,隐隐还有些不服气的意味。
     旁边一个来自西部省份的女生听了,不自在地嘟囔道:“分数线高又怎么样,我们那边条件艰苦,能考这个分数已经很不容易了。”
     边疆来的古丽也站起身:“我们边疆的分数线虽然不高,但我们也不笨。你们看校刊上说,年龄最小的新生就是我们边疆的!”
     大家赶紧翻找校刊,果然找到了那条消息。
     “找到了找到了,年龄最小新生来自边疆,未满14岁,破格录取数学系。”
     “还不到14岁?想想我14岁在干什么……”
     “数学系!我最怕数学了,就是因为数学不好才选文科的,这孩子太厉害了。”
     “是啊,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几何题,我都不知道还能做延长线,结果怎么做也做不出来,一下子丢掉了20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为什么不去科大少年班啊?那里不是专门收这种神童的吗?”
     “可能是更看重北大的名气吧,毕竟是最高学府嘛!”
     “他才14岁,日常生活可以自理么?”
     “说起少年班,你们还记得宁铂吗?还有谢彦波。”
     “当然记得!我高中的时候,老师天天拿他们做例子,说什么‘人家在你们这个年纪早就上大学了,你们还不好好学习。”
     “我们班上好多同学都梦想着能进少年班,觉得那样才算是真正的天才。”
     女生们议论纷纷,对这个未满14岁的数学神童充满敬意。
     在她们的中学时代,科大少年班就是传说,宁铂、谢彦波的名字如雷贯耳,同学们都在对这些超级少年天才的顶礼膜拜中成长。
     更何况“公主楼”里多为文科生,不少人是因为惧怕数学而选择文科,但这个不满14岁的孩子居然破格录取数学系!
     许丽华一直在旁边安静地听着,这时候怯生生地开口了:“其实……这也不算什么特别的。”
     大家都看向她。
     “怎么不算?14岁上北大数学系,这还不算神童?”有个女生开口反驳。
     “我的室友裴瑜,她参加过全国数学竞赛的,还打败过科大少年班的那些学生呢。”
     许丽华不太适应被这么多人关注,她的声音越来越小,但还是坚持说完,“而且她还参加过国际奥数竞赛,打败了好多外国的顶尖选手,包括一个11岁的澳大利亚神童,叫什么陶哲轩的。”
     女生们顿时安静了几秒钟,大家都有些不敢置信。
     “真的假的?”
     “裴瑜的数学居然这么厉害?”
     “她不是中文系的新生吗?”
     “当然不是,谁告诉你裴瑜是中文系的?”
     “大家都这么说,如果不是中文系的,她怎么会背那么多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甚至知道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共有六个版本……”
     “陶哲轩?我好像在报纸上看过这个名字。”
     许丽华补充道:“我就是数学系的,裴瑜的实力一点也不比科大的神童们差,我们系的学生都对裴瑜特别崇拜。”
     一番讨论下来,彻底颠覆了宿舍楼的同学们对裴瑜的印象。
     (本章完)
    喜欢。
  

第137章 校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