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于在万众瞩目中发布了。
     公布成绩的会场内人声鼎沸,各国选手和领队聚集在一起。
     当成绩单逐一公布时,华国队的表现立刻引起了一阵轰动。
     在这一届IMO上,华国队参赛的六名选手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共获得5枚奖牌,其中3块金牌、1块银牌、1块铜牌,以总分177分的成绩跃居第四名,仅次于美国和苏维埃的201分并列第一,以及西德的196分第三名。
     这一成绩是华国队历史上的突破,让整个团队士气大振,队员们互相拥抱,自豪又兴奋地又叫又跳。
     另一边,华国队的领队汪守仁和邱宗沪抓住机会,向IMO常设委员会正式提出了在华国举办IMO的申请。他们详细阐述了华国在数学教育和竞赛组织方面的实力与热情,希望未来能让这一国际赛事在华国落地。
     最让裴瑜震惊的,还是个人成绩的公布。
     澳大利亚队中,陶哲轩在这场考试中只拿到了铜牌。
     这个结果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她原本以为,以陶哲轩的天赋和表现,至少会轻松摘得金牌。
     而更让她瞠目结舌的是,她自己居然拿到了金牌!
     当裴瑜听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列在金牌获得者之列时,她整个人都惊呆了。
     她站在原地,脑海中一片空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直到队友李平利激动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大声祝贺她时,她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裴瑜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低估了上辈子学习竞赛解题思路的优势。
     她不仅拥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还提前掌握了许多未来的解题技巧和思维方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积累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她在考场上面对压轴题时,表现得好于其他竞争对手。
     原来,她是能赢过11岁的陶哲轩的!这个认知让她非常兴奋。
     不过陶哲轩的未来远不止于此,而她能在这场较量中胜出,只是暂时的领先而已。
     裴瑜是华沙这场比赛第一个上台领奖的女孩子,也是华国第一个在国际数学竞赛场上获奖的女孩子。
     当她走上领奖台,接过那枚沉甸甸的金牌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裴瑜低头看着手中的金牌,心中百感交集。
     华国队的异军突起,立即成了各个参赛国注目的中心。他们的出色表现让许多国家的领队和选手刮目相看,华国队的名字在这一刻被深深地刻在了国际数学竞赛的舞台上。
     不少国家的领队特意找到裴瑜的领队汪守仁和邱宗沪,询问他们是如何将队员们训练得如此优秀。有的领队好奇华国队的选拔机制,有的则对他们的教学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苏维埃的领队在与汪守仁教授交流时,表现得格外诚恳。
     他紧紧握住汪守仁的手,用英语说道:“华国队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你们的进步速度太惊人了。我相信,华国队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拿到总分第一。”
     汪守仁教授谦虚地笑了笑,表示这都要靠队员们自己的努力。
    喜欢。
  

第75章 万众瞩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