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驱散笼罩在难得晴空上的迷雾般,我用比平时更爽朗的声音说着,双手合十。
“这个尺寸的话应该没问题吧?”
从排成一列的冰箱中看中一台,我问他。
两人生活的话,这个大小应该合适,但最重要的还是能否放进厨房。必须参照不久前两人一起定下的新房间布局图,以及实际去现场测量过的细微空间尺寸来决定。毕竟要是买回来之后才“发现放不进去!”就糟了,这可是笔大开销。
“啊,那个的话普通大小能放进去。抽屉也够大,行吧?”
“OK。那就定这个了。”
对比着预先做好的笔记和实物,并得到了已完全成为做饭主力的他的认可。既然主要使用冰箱的他认为看起来好用,那定这个应该没问题。
是为了方便随时招呼吧,店员站在稍远的地方微笑着。也许是察觉到了我们要购买的气氛,店员加深了笑容快步走了过来。
“那个,我想要这个冰箱……”
“谢谢惠顾!尺寸什么的没问题吗?”
“嗯,没问题。”
告知了想送到新搬家地址、搬家预定日期,并希望当天安装,接着办理购买手续。填写了作为送达地的新地址,店员确认着。我想只有这部分流程是我比较熟悉的,他站在旁边,一直静静观察着我和店员的交流。
业务性的交谈结束后,店员拿来几份文件。一边仔细地折叠着文件,一边带着和蔼的笑容问道:
“两位是夫妇吗?”
“呃”
虽然我没做过服务业,只是个人感觉,但过多打探客人的私事不太好吧。看到一男一女两人一起买大件就等同于认定是夫妇,这种认识也很危险。也许是兄妹或朋友要一起住,也可能只是陪其中一方买东西。我觉得对某些人来说,这问题已经踩到相当危险的禁区了。
脑中飞速闪过这些念头的同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不由得语塞了。
(不是夫妇。对人说恋、恋人什么的……总觉得也很羞人。)
而且他就在旁边,更不知道该选什么词了。总之即使要否定是夫妇,之后又该怎么圆场呢?既不是交往一段时间才开始同居,“是恋人”也好“要同居了”也罢,都太羞耻了,实在说不出口。
绞尽脑汁想了一通,决定至少先说清楚不是夫妇,刚想开口,旁边传来了声音。
“没结婚,但住一起。”
“这样啊!从两位挑选冰箱时起,就觉得氛围非常棒呢。忍不住就问出口了,真是抱歉。”
年轻的店员这么说着,眉梢低垂地笑了笑,递过几张收据和存根,低下了头。
原来如此,只要平常地说“住在一起”就足够了吗。
这个店员也并非怀有恶意才问的。
我和他怎么看也不像是兄妹——据他所说,大概是氛围不像朋友之间吧。
难道有那种会让人不由得笑出来的氛围吗?在别人眼中我们看起来是这样的这个事实,既让人有些羞耻,又有点开心。
怀着难以言喻的心情,我只能笑着离开了收银台。
之后,也实在难以重提那个话题,便聊着看到的各种家电,寻找其他打算买的东西。
幸好今天有明确的购物目的。而且是大电器店,环顾四周也不缺话题。
我考虑过是否该为他替我回答而道谢,但实在不敢再提那个话题了。既不想再次唤起早餐时感到的不安,也不愿给这段特别的时光泼冷水。
“大的基本都齐了,最后是……”
虽然时间过了不少,但计划要看的家电都选好了。因为也办理了配送手续,所以花了点时间。
最后剩下的是今天选好就能直接带回家的东西。
用了六年终于开始出故障的咖啡机。挑选取代它的新伙伴。
虽然工作日几乎没机会喝,但假日的茶点时间,咖啡是固定的。本以为一直很珍惜地使用,但最近状况不佳,于是决定趁搬家之际换个新面孔。
毕竟是大电器店,种类丰富。价格也高低不一,接下来只要根据预算和各自的偏好来决定就好——正这么想着,目光刚投向一台咖啡机时。
“喂,新一,认真选啊。”
附近传来了声音。
声音的主人,大约二十岁出头吧,是个年轻女性。高挑的身材和长发很相配。
她旁边站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年轻男性。大概是走了不少路吧,手里拎着大量纸袋,显得有些疲惫。
“你啊,买太多了……没必要非得今天一天买这么多吧?”
“难得来一趟,能买的东西就买掉不是更好吗?而且也没乱花钱。为了好好选需要的东西,你也认真看看嘛。”
“是是是。那你现在在挑什么?”
“难以置信!说想要咖啡机的不就是新一你吗?!”
看来这两人是要开始一起生活了。女方似乎相当可靠。她对着明显一副没兴趣、累了的样子的男方训斥着,有力地抓住他的衣领,把他转向货架。
(嗯………?“新一”难道……)
听到耳熟的名字,不由得将视线投向那边。虽然有点距离无法确定,但觉得那张脸很像在电视上见过好几次的人。
喜欢。
番外16没必要非得今天一天买这么多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