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脑看春晚的用户。
根据统计局11年华夏统计年鉴显示:11年全国城镇居民每一百户拥有计算机71台,全国农乡居民每一百户拥有计算机13台。
约等于71%的城镇家庭有电脑,13%的农村家庭有电脑。
从百分比来算,貌似有些少;按总量来算,可真不少了。
而且在大年三十出新节目还有一个好处,在电视平台都在转播春晚,网络平台也少有新节目的时候。
观众的选择太少了。
“大年三十,大家除了看春晚,还能找到别的东西看吗?”何卓悲天悯人的说道:“这样可不对,万一春晚不好看,人民这个年过得都不带劲。”
何卓说:“《吐槽大会》是一个欢乐的节目,能让大家开心。”
周舒涵撇着嘴担忧地说:“师傅最好还是不要在网上说万一春晚不好看,小心捅了马蜂窝。”
“额……”
“今年春晚不仅换了导演,连内部的主创团队也是多此变更。师傅的话传出去了,肯定要得罪不少人。”
何卓耸耸肩,他也没那么傻。
有的话在家里说说就行,到了网络上,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话都会变味道。
这也是他鲜少在网络上发言的原因。
老实赚钱,别在网上发言。
了解到节目《吐槽大会》的情况后,便合上了电脑。
一切有公司。
终于可以享受自己的新年假期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老妈,你们去做头发保养,我跟着算怎么回事啊。”
“你给我们当司机。”
周舒涵一手揽着曹淑敏,双眼微弯,期待着看着何卓。“对对对……等会我跟妈还要去逛街,还得辛苦师傅帮忙拿袋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造孽!”
何卓给自己和周舒涵各准备了一副口罩,去逛街不戴口罩是万万不能的。公众人物逛街最怕的就是有麻烦事。
哪怕是一点点的小事,被人认出了身份,上了新闻就成了大事。
有可能是说话语气重了点,哪个表情不到位,网上那些看你不爽的人都能喷你。
“不想在外惹麻烦就把墨镜也戴上。”何卓说。
老妈曹淑敏看着他们俩,不由得说:“还这么麻烦的吗?”
“对啊,很麻烦。要不……你们别出去了。”
“师傅在骗你的,其实不戴口罩和墨镜也没关系。”说着周舒涵就讲口罩和墨镜塞进了衣服口袋里,催着何卓:“师傅快点。”
何卓叹了口气,老老实实准备好自己的口罩和墨镜。
“事实证明,口罩和墨镜没用吧。”周舒涵在一边说道。
老妈也在说:“是的咯,你看看街上就你一个人戴墨镜。”
“师傅是高估了自己的人气,以为大家认出他后会抢着跟他合影,要签名。”周舒涵偷笑道。
事实上,大街上的确许多人认出了周舒涵和何卓。不过大家的素质很高,没有围观,更没上前打搅。
同时他也体会到身为公众人物的一点点好处,在哪里大家都很客气。
幻想中的装逼打脸情节,看来是不可能发生了,这让他多少有点失望。
这是种矛盾心理,既怕有麻烦事,又想装装逼。
可惜没机会。
喜欢。
第123章 可惜没机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