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章 三年之期满[2/2页]

陈氏子 冼青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至于自家这小宅院,反正少主一天是官身,一天得太守看重,称之为陈府称其为陈家倒也没错……
     早在一旁等着的荀彧这时走上前来,笑着说道:“子庚好大的火气啊……”
     陈启翻了翻白眼没搭理他,只是平复着心中的不忿。
     他自己也没想到怎么就突然气急恼怒了起来,想想也只能是来自原主的残留影响了。
     眼见好友如此,荀彧也收敛了玩笑,当即说道:“府君让你我二人前去有事相商。”
     刚刚缓过来的陈启听到这话点了点头,转头对老管家吩咐了一句。
     “陈伯,将这些挽布灯笼都撤了去,三年之期以满,府上也该缓缓样子了。”
     老管家躬身领命,陈启则与荀彧结伴往郡府而去……
     三年的时间搁在陈启二人身上毫不显眼,但放在已过古稀的太守司马儁身上就明显多了。
     本就苍老的面容更加枯朽,原本挺直的身板也佝偻了几分,再不复当年初到颍川之时的意气风发。
     “见过府君。”
     二人进屋后双双拜道。
     司马儁闻声放下手中竹简,笑着说道:“都来了,坐吧坐吧。”
     待二人相继落座之后,司马儁这才开口道:“文若,子庚。你二人身为我郡中官吏三年来勤勉务实兢兢业业,当为表率。”
     “全赖府君教诲!”
     陈启二人立时应声。
     司马儁见此笑了笑又道:“朝廷通传各地,欲要遴选贤才往京中为官,不知你二人对此有何看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陈启和荀彧皆是心中一喜,随后异口同声道:“此等大事,全凭府君定夺!”
     须知大汉举孝廉为重,是出仕晋升的重要途径。
     此前因为黄祸,天下四处动乱不堪,孝廉察举一事暂且搁置,随后便没了动静,未曾想竟是在今年又行复起!
     眼见二人皆是如此,司马儁满意的点了点头:“既是如此,那本府便拟定你二人为颍川举荐人选,不知你等可有异议?”
     这等好事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一般,哪还敢有什么异议。
     陈启与荀彧对视一眼,二人皆起身来到司马儁面前大礼拜道:“多谢府君!”
     只是相较好友被举为孝廉,陈启很清楚自己的出身终归是差了一些,难不成这其中还有别人出力?
     一瞬间陈启便想到了许县那边,可司马儁好似看出了他的疑惑,当即又道:“子庚之前破贼有功,朝廷本来欲要嘉赏却被我拦下,你可知为何?”
     陈启当即恍然,言道:“还请府君解惑!”
     他之前还想着,自己明明有谏言破贼之功,虽然在郡中升了官,但左中郎将皇甫嵩都知道的事情,按理说朝廷方面应该会论功嘉奖才对。
     可自己等了两年多也没等来个消息,现在才知道竟是被太守给压了下去。
     眼见陈启不急不躁,司马儁心下满意,便笑道:“一县之地何其小,洛阳一城何其大也……”
     听到这话,陈启当下便懂了。
     朝廷封赏自己撑死了就是一县主官,或为县令或为县丞。
     可若是凭此功累积至今,直接得举孝廉往京师洛阳而去,两者之间的差距自是一目了然!
     陈启深知司马儁一片好心,当下充满感激的躬身一礼:“启拜谢府君大恩!”
     …………
    喜欢。
  

第35章 三年之期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