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9章 人才培养,传承发展[2/2页]

恶毒后娘逃荒逆袭之路 思语写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有刚刚入门的学徒;有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也有出身贫寒却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沈清秋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从今天开始,你们将系统学习新疗法的理论与实践。”她声音清晰有力,“我希望你们不仅能掌握技术,更能理解医者的责任。”
     课程安排得十分紧凑。每天上午讲解理论知识,下午进行临床观摩和实操训练。晚上还有答疑环节,学员们可以自由提问。
     起初,学生们的基础参差不齐,有些人接受能力快,有些人则跟不上节奏。
     “这样下去不行。”一名助教私下找到沈清秋,“有些学生已经跟不上进度了。”
     沈清秋沉思片刻,随后调整了教学方式。
     “我们不能一刀切。”她对助教们说,“要因材施教,分组教学。能力强的带弱一点的,互相帮助。”
     她还将课堂搬到实际治疗现场,让学生们亲身参与患者的诊治过程。
     “纸上谈兵终究是空的。”她告诉学生们,“只有在实践中,你们才能真正理解医术的价值。”
     几个月下来,学员们的进步明显。他们开始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诊疗工作,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尝试改良新疗法的技术细节。
     “娘亲,我发现针灸的角度如果稍微调整,效果会更好。”陈念兴奋地跑来告诉她自己的发现。
     沈清秋欣慰地看着儿子,点点头:“很好,继续研究。”
     培训班的成功,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有人看好它的未来,但也有人质疑它是否真的能培养出合格的医生。
     “这些学生,真的能承担起治病救人的重任吗?”一位同行在私底下议论。
     沈清秋没有回应这些质疑。她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一天夜里,她独自坐在书房中翻阅学生的反馈报告。灯光下,纸张上的字迹清晰可见。
     “感谢老师让我学会了如何倾听患者的声音。”
     “以前我以为医术只是技术,现在我才明白,它是仁心。”
     “我会带着所学回到家乡,帮助更多的人。”
     她轻轻合上笔记本,嘴角浮现出一抹微笑。
     窗外夜色深沉,风轻轻吹过树梢,带来一阵清凉。
     突然,手机震动了一下。
     她低头一看,是来自西洲的一条消息。
     “沈女士,我们的研讨会再次延期,希望您尽快给出答复。”
     她盯着屏幕几秒,然后轻轻按下锁屏键。
     “让他们再等等吧。”
     她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比一场研讨会更重要。
     而在千里之外,一群年轻人正握紧手中的医书,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们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条通往希望的道路。
    喜欢。
  

第199章 人才培养,传承发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