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军武盛世[2/2页]

靖难之战前夜 转身宝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朱允炆抬起手,意识朱尚炳打住。
     而朱尚炳在朱允炆脸上打量了一番,不由点了点头。
     现在的朱允炆处在爆发的边缘,可与债主的表情类同。
     “皇帝欠了很多银子?”
     朱尚炳问道。
     朱允炆怒视朱尚炳:“朕说了别提银子。”
     见朱尚炳欲言又止的模样,朱允炆大步走开。
     “先用膳。”
     食不言寝不语,整个用餐期间,除了朱允炆喊了一声动筷以后,几十位封王除了咀嚼,几乎没有发出任何杂音。
     朱尚炳倒是想说两句,毕竟酒桌文化不应该放弃。
     可是,除了自嗨,还是自嗨。
     燕王朱棣倒是点评了朱尚炳一句后,便如其他封王一样胡吃海喝,再也不理会朱尚炳。
     “有其父必有其子。”
     然而,当朱尚炳听了这话以后,立刻放下筷子,就直直的盯着朱棣思考起来。
     “什么意思?”
     莫非便宜老子也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二世祖!
     先秦王朱樉嚣张跋扈不假,雄心壮志也不假。
     毕竟史书上有记载,曾经的便宜老子朱樉,可是在西安穿上了龙袍。
     后来因为此事,被朱元璋召回南京软禁了一段时间。
     如果不是朱允炆的老子朱标力挺,朱樉怕是会终身监禁在南京。
     “难怪朱允炆会说起,自己有个好爹,给自己留下了足够深厚的根基。”
     而他朱允炆,因为懿文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他缺少了足够的父爱。
     朱元璋把江山传给朱允炆,或许是因为朱标的原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毕竟爱屋及乌。
     众所周知,朱标是朱元璋花了一生心血培养的帝国继承人。
     其太子的权利,在整个华夏王朝中堪称之最。
     而且,朱元璋几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明帝国的政治以及军事权利,全部移交给了朱标,朱元璋只是躲在身后为朱标查漏补缺。
     这样不贪念皇位的皇帝,这样权利如同皇帝的太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如果朱标不是英年早逝,明帝国传承恐怕真的会延续万年,甚至万万年。
     试想一下,后人总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而有朱元璋这个早早培养继承人,以及彻底放权的父亲做榜样,朱标的皇位继承人,肯定也不会差了多少。
     如此良性循环,明帝国的强大恐怕会超出想象。
     当然,朱元璋虽然同样为朱允炆继承皇位,能坐稳皇位,进行了呕心沥血的铺路过程。
     但,朱元璋的行为对大明内部的自我伤害也是不能忽视的。
     大明的元老重臣太多了,朱允炆根本镇不住。
     而朱元璋,在朱标早逝后,经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生悲剧,加上自己一生心血付之东流,他已经没有耐心像教育朱标一样教育朱允炆这位皇位继承人了。
     关于朱允炆上位前,大明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不难看出,朱元璋的确有为朱允炆铺路,扫清障碍的谋划。
     从朱元璋坚决不同意削蕃,甚至怕朱允炆被朝廷大臣左右中就不难看出,朱元璋甚至给各地封王留下了靖难的口子。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可见,朱元璋经过了一番清洗,还是怕朱允炆根本镇不住文武大臣。
     或许是知子莫如父,又或许是知孙莫如祖,朱元璋深知,除了朱标掌控强大的大明王朝,靖难之战迟早是要发生的。
     毕竟,老四朱棣一直觊觎皇位,英明睿智的洪武大帝会不清楚!
     只是,让他失算的是,老四朱棣的确如他担忧的一般发起了清君侧。
     可却却把皇帝朱允炆一起给清了,这点朱元璋倒是失算了。
     人算不如天算,或许时光能够倒流,能给朱元璋重新选择的机会,相信朱元璋第一个会拿下朱棣。
     让你清君侧,是为了巩固皇帝的位置,你居然敢造反!
    喜欢。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军武盛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