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集 盘古开天[2/2页]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事,那就说来听听吧。
     书童闻言眉飞色舞,于是口沫横飞,叙说起来。
     便在女娲娘娘发下大愿,鸿钧老祖允其创造生灵之时,有道是无独有偶,阴阳合契,西方已有响应。
     尔时西方世尊释迦牟尼佛驾坐莲台,头上忽然放大光明,照见天下万国,因见四大部洲洪蒙久闭,不得升降,天昏地暗,神惨鬼愁,深为可怜。
     如来佛祖遂大发慈悲,即令击磬撞钟,于灵鹫山上召集众徒,先呼唤首徒阿难。
     佛祖:摩诃阿难陀。
     阿难:世尊,弟子聆听佛谕。
     佛祖:汝见天下四大部洲否?
     阿难:弟子愚昧,不知四大部洲是谓何物。
     佛祖:天下四大部洲者,乃是西牛贺洲,东胜神洲,北俱卢洲,南赡部洲。
     阿难:弟子领教。则四大部洲于今如何?
     佛祖:今东、西及北部三洲,皆都天清地厚,阴阳合和。惟南赡部洲天地洪荒,且无人类生存,万灵不长,宁不令我佛心生悲悯!
     阿难:我佛慈悲,弟子不敏。
     话音刚落,班部中走出观音大士,亦乃是元始天尊麾下十二金仙之一慈航道人。
     彼时慈航道人皈依西方教未久,欲在如来佛祖面前立功,便即合掌顶礼上前。
     观音大士:世尊,今南赡部洲历劫已满,世尊既生悲悯之念,莫非是欲救度黎民,普济众生,复开天地,以光大我教于南赡部州者乎?
     如来佛祖:善哉!正是此说。我今欲派一人到那南赡部洲开天辟地,为万世始主。此非细事,只恐不得其人。
     说到此处,佛祖遍观众徒,却见班部中早有一位菩萨,在那里合掌微笑。
     世尊见是昆多崩姿那,就命近前。昆多崩姿那擎拳长跪,稽首佛前,上白世尊。
     昆多崩姿:世尊适才言及不得其人,则闻者便是,弟子愿建此功。但南赡部洲若得天地开辟,只恐弟子身遭恶业,不复得还西土,则何以解脱?
     如来佛祖:止命你去开天辟地,成就万世不朽之功,有何恶业?不必挂碍,速往前行!天地既分,万物始成,二气分定,你自然复还西方,还你个正果金身。
     昆多崩姿欢喜无限,在座前踊跃腾拜,顶礼辞别世尊并诸大菩萨,驾一朵祥云,离了西方佛境,直来至南赡部洲大洪荒处。抬眼四望,不辨东西南北,于是大吼一声,将自身投入洪荒之中。
     只听喀啦一声,昆多崩姿撞入幽冥,化成一物,团圆如卵,内核如婴孩之形,于天地中滚来滚去。七七四十九转之后,渐渐长成,身长三丈六尺,头角狰狞,神眉怒目,獠牙巨口,遍体皆毛。沉睡数十万年之久,这一日忽地醒转,见四面一片浑黑,便将身一伸,站立起来,舒拳踢脚。由是天升地坠,阴阳渐分。
     昆多崩姿那天地之间更有相连者,便运足神力,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此混茫顿开,四象变化,庶类繁生。昆多崩娑那建此大功,欣喜不已,得意非常,乃立一碑,自镌二十字于其上曰:“吾乃盘古氏,开天辟地基。亥子重交媾,依旧似今时。”
     “且慢!”徐整以手击案,满脸怒容。
     徐整:此种混说,比女娲抟土造人说愈加不值推敲。
     书童:怎么呢?
     徐整:此述虽然似乎有根有据,有来有历,但华夏民族如何肯信!世人皆知,自周公旦以来,便将洛阳定为天下之中,谓之中国;其余四周,则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如来佛本是胡人,其擅将天下划为四大部洲,并规定我华夏中土乃是南赡部洲,其谁肯认可?
     书童:是啊。我听说如来佛祖世居西南大荒之地,却怎地称我东土为南赡部洲?委实奇怪,实不可解!
     徐整:即便是南赡部洲,然我黄河、长江流域之混沌天地,因何要西方佛祖心生悲悯,派其弟子前来开辟?若依此说,则我东土在开天辟地之前,便已是西方列强之殖民地矣。
     书童:是极,是极。如来佛祖派人来我中土开荒,确实不妥。家主大才,经天纬地!
     徐整:休拍马屁,我不吃这套。但你适才所说盘古氏之称,倒甚有趣。我华夏民族向以龙为图腾,倒不如说成盘古实乃我东方之神,且经神龙育化而成,有何不可?
     书童:家主爷大才!实在是……实在是……,天上地下,惟爷独尊!
     徐整:少说屁话,快快磨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书童:喏。
     于是书童据案磨墨,徐整在竹简上奋笔疾书四个大字:《三五历纪》。
     书童磨墨已皆,复取银剪,剪去烛花。一时烛光大盛,照在竹简之上,字字鲜明:
     天地未开,宇宙混沌,万物不具,人类未生。
     茫茫宇宙,生有九龙。其背生双翼者,名唤应龙,于三十三天外,盘孵二卵。
     逾一万八千岁,大卵先开,神人出焉。头上长角、手持大斧,自谓盘古。
     由是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书童:家主高才!实在是……才高十八斗。
     应龙听到蛋壳破裂之声,扭头看到盘古,见其形状与己不类,甚为吃惊。
     应龙便将尾巴一甩,将盘古甩到幽冥之中。
     盘古在空中连翻筋斗,终于立定脚跟。因见四周昏暗混沌,甚嫌憋闷;又因在慌急之下,于是抡起手中大斧,向四面八方乱砍。
     未知砍了多久,只觉清气上升为天,浊物降落为地,天地分开,阴阳分明。
     盘古疲累至极,躺在地上睡着。
     便在此时,应龙胸颈之下发出咔嚓声响,小卵裂开,一个女孩钻了出来。
     女孩:我叫华胥,我叫华胥!我是龙的女儿,我是龙的女儿!
     盘古被叫声惊醒,坐起身来,见一女子站在面前,正在大喊大叫。
     盘古大为惊奇,揉一揉睡眼,坐起身来。
     盘古:咦,你是哪个?
     华胥:我是华胥,你是哪个?
     盘古:我不知道。你告诉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华胥:啊,我知道了,你是我哥哥。我们是亲兄妹,都是神龙孵育出来的。
     盘古:哦,是这样啊。我还是有些晕头晕脑。
     华胥见哥哥迷迷糊糊,傻头傻脑,有些害怕,便跑回应龙身边,俯下身子,对着应龙的耳边大声喊叫。
     华胥:母亲,母亲!哥哥醒了,哥哥醒了!
     应龙听到喊声,吓了一跳,飞腾入云,化为苍天。只因华胥在其沉睡时猛呼,而且喊声太大,便将应龙耳朵震聋,此后再听世间声音,便即不太灵便。
     自此为始,盘古与华胥兄妹便为人类初祖。因二人是被应龙孵育出世,故此便将应龙视为人类保护神,并尊称作“老天爷”。后来世人每遇旱涝大灾,必要抬头向老天爷呼救;而应龙因为耳朵被华胥震聋,故此对于人间呼唤,往往无动于衷。
     应龙见自己所孵二卵化为一男一女,样子皆与自己不相类似,就大为不悦。又恼恨华胥大喊大叫,震聋自己,便在空中将尾巴一甩。
     应龙:你这不肖之女,也到地上,与你兄长作伴去吧!
     华胥长呼,翻着筋斗飞向太空,被盘古伸手接住。
     当时天地既分,又欲渐渐复合。
     盘古见其欲再合拢,大喝一声,扔掉巨斧,放下华胥妹妹,以双手举天,双脚踏地,自己站在天地当中,随其变化,见风而长。
     如此上天日高一丈,大地日厚三尺,盘古身躯也每天增长一丈。
     如此又过一万八千年,天升极高,地增极厚,盘古身子也便极长,约有九万里之巨。
     盘古独立天地之间,又一万八千年。其时天地构造逐渐成形,各依其位,不再变动。
     盘古精疲力竭,轰然倒下,就此沉沉睡去。
     华胥跪在哥哥身边,不停推搡呼唤,然而哥哥不再醒转。
     又过一万八千年,盘古呼吸之气变成风云,左眼为日,右眼为月,手足身躯化作大地四极、五方名山。血液化作江河,筋脉变成道路,肌肉是为田土,头发变成满天繁星,汗毛变作花草树木;齿骨指甲,也都化作金属、石头、宝玉;身上津液,化为清露甘霖。
     又亿万年过后,有熊国国君少典从山丘经过,偶然遇到盘古眼泪,掬而饮之。少典回去后,其妃受孕生子,就是轩辕黄帝。自此之后,便即开创炎黄时代,延续华夏民族。
     书童:这样好,这样好。
     徐整:好什么?
     书童:如此以来,则无论江河淮渎之域,天下九州之境,便都是盘古后裔、华胥子孙,再无华夷之防,南北之别啦。曹丕可以称帝,刘备可以为尊,咱们吴王自然也可为天子。
     徐整:好小子!你很聪明,我也正是这个意思。
     书童:然而在我老家河南豫州泌阳县,其传说却与家主爷所述有所不同。
     徐整:哦,你家乡也有盘古开天传说?
     书童:是啊是啊,我家乡有座盘古山,自有独家传说,与众不同。本地相传,天地混沌未开,盘古兄妹以打柴维持生活。后来天塌地陷,大雨猛下七七四十九天,盘古兄妹藏在石狮肚里躲过劫难。水灾过后,盘古用柴斧劈开天地,兄妹俩从此生儿育女,便有人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整:胡说八道,不值一驳。
     书童:此说自古相传,何谓胡说八道?
     徐整:我来问你,彼时既然天地混沌未开,则何来树林柴禾,以供盘古兄妹樵采?
     书童:哎哟!
     徐整:我再来问你,彼时既无人类,必更无工匠,则何来石狮子?
     书童:是啊!
     徐整:何况狮子,本来并非中土之物。既然天地未开,又何来天降暴雨?又日月未形,又怎计算七七四十九日?愚民向来钻头不顾尾,可笑如此!
     书童:若非家主爷洞若观火,小人尚且不悟。但既说推本溯源,则须给盘古落实根脚,明其原籍故乡,以正视听。若其不在我故乡泌阳盘古山,却在何处?
     徐整:信然有之。盘古原籍,却在南粤之地。
     书童:天爷爷!倒比我武昌、建业,还要往南数千里也!
     徐整:不错!我就是要让曹魏及蜀汉知道,华夏初祖盘古,正是极南方人,与北方中原毫不相干!
     书童:以何为证?
     徐整:我吴国南海番禺,有盘古氏墓,横亘三百余里;桂林复有盘古国,皆以盘古为姓。南海是秦始皇所置三郡之一,遗有盘古王山、盘古峒,又有盘古王神坛,并流传《盘古王伏龙降狮》等神话传说。盘古之乡,于斯定矣。
     书童:哈哈,盘古为创世大神定矣。鬼子母、烛九阴、巨灵神等,皆都灰飞烟灭!
     徐整:且慢!盘古之名,却从何来?
     书童:小人不知。
     徐整:你既不知,且听我说来。
     烛光闪烁,徐整开始叙述盘瓠故事。
     三皇五帝,轮转相传。时至帝喾执政,天下太平,黎民安居乐业。
     忽一日,帝后偶得怪病,耳朵剧痛。巫医想尽办法,总是不愈。
     帝喾于是张贴皇榜,重金悬赏,访求天下神医,为帝后诊治耳痛。
     时有一个奇人到至京中,上前揭榜,声称可以手到病除。
     奇人被禁军引入宫中,拿出一套神奇器具,从皇后耳中掏出一条金色虫儿,三寸长短,如同秋蚕。蚕虫得出,帝后怪病自愈。
     皇后甚是惊奇,就用瓠篱盛其蚕虫,然后用石盘盖住。
     十数日后,皇后启盘视之,那蚕虫竟然变化成狗,全身锦绣花纹,毫光四射。
     皇后命人报于帝喾,帝喾亦觉惊奇不已。
     因此狗是从盘子与瓠篱之中变化而出,就为其取名为盘瓠,使皇后养在宫中。
     其后不久,诸侯房君作乱,官兵多次征讨不胜。
     帝喾昭告天下:如有能灭叛军,并斩房侯头颅者,就将己女嫁之。
     朝中大臣见房侯兵强马壮,不敢领旨请命。
     就在此时,皇后侍女来报,宫中盘瓠之狗忽然遍寻不见。
     帝喾任它自去,并未放在心上。
     盘瓠一路奔跑,来到房国。房侯举行宴会,与百官庆祝神犬来投。
     当天房侯大醉,迷迷糊糊睡下,并任由盘瓠卧于榻侧。
     半夜三更,盘瓠却扑上床榻,将房侯头颅咬下,悄悄带回帝喾王城。
     帝喾见爱犬带着敌人头颅回来,不由大喜,遂命人拿出最好肉食饲之。
     盘瓠正眼不视其肉,不吃不喝。
     帝喾:卿因何不食?
     盘瓠沉默不语。
     近侍:主公前曾有诺,凡斩获房侯首级者,便以帝女配之。
     帝喾:我确有此承诺。然人畜异类,怎能成婚?
     盘瓠:大王若要我变人,其实简单,但须依我一个条件。
     帝喾:奇哉,此犬竟作人言!此话怎讲?
     盘瓠:大王只需用金钟罩住我身,七天七夜后打开,我则变成人类。
     帝喾立命找来金钟,盘瓠钻入其中。
     公主担心盘瓠七日夜不吃不喝,必会饿死。
     及至第六天,公主来至秘宫,提前将金钟打开。
     钟罩开启,但见盘瓠手脚、身子都已变成人形,唯余狗头未曾变化。
     盘瓠见金钟揭开,冲公主叹息一声。
     盘瓠:多蒙公主见爱,好心救我。但破我法术,只能保持人模狗样,奈何!
     公主:人模狗样又如何?王者言出如纶,不可变更;妾身属君,亦无可改。
     第八日,公主大婚,请作假面舞会。当日盘瓠特请公主制作狗头冠帽,以作面具。文武大臣只当是年青人爱玩,喜作假面婚礼,更无疑惑。
     婚礼仪式结束,盘瓠带公主远离王城,来到南荒。夫妻两个就此耕织为生,共生三子一女。长子继承父姓,称为盘氏;次子唤作蓝氏,三子称为雷氏;幼女随其夫姓,唤叫钟氏。华夏西南各族,大多是盘瓠后裔,对其非常尊崇,称为创世之神。(本集完)
    喜欢。
  

第一集 盘古开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