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章 思想转变,我轧钢厂要奋进[1/2页]

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鸡蛋番茄轮番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这也不怪杨厂长的这种想法。
     这年头,不管是轧钢厂还是其他的什么厂,都是接任务,完成任务。至于效益。
     呵,什么是效益?为建设国家做贡献,你要什么效益。
     反正工资就那么多,国家按时发放。
     李长福拍拍脑袋站了起来,下面的话得由他来说了。江夏没去开会,还不了解情况。
     “你说,部里给我们甩了几个烫手山芋?”
     杨厂长一脸兴奋:“一个机械厂,两个公社高炉。嘿嘿,我们轧钢厂有了高炉是不是也能炼钢了?”
     “有多少人?”
     “机械厂还百十来号吧,高炉这边还好。只有二十多口。不过机械厂可有两位大师傅!”
     说到这,杨厂长嘿嘿的笑了起来。
     李长福撇撇嘴,目前这状况,你当有大师傅是幸福的事?
     “哪个机械厂的主要产品是啥?那两个土高炉除了能炼王八钢还能练啥?”
     “多的人,有工资预算嘛?”
     杨厂长像个被训得小学生:“机械厂?好像是做钉子的吧!
     高炉~~哎,不知道。预算没有,说是紧张,部里让我们先填上!等宽裕了再补给我们。”
     这本身就是机部甩包袱的做法,怎么可能还会安排预算。
     “百十来号人,你拿什么填?厂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工资可是按坑位来发的。”
     “别说你用自己的工资填啊?大师傅的工资,是99块吧?”
     李长福的一瓢冷水,把正在做轧钢厂又壮大了美梦的杨厂长惊醒。
     “这么说,我被机部坑了!”
     后知后觉的杨厂长顿时双目无神。
     自己的工资虽然有135,可家里还有5张嘴。老家还有老父母。
     就算自己发扬风格,这窟窿也是填不上的呀。
     懊恼的杨厂长捶着自己脑袋,光想着轧钢厂规模扩大了,却没为以后得发展做准备。
     “哎哟,李老。您怎么不拦着我!”
     李长福叹了口气,“就你那打了鸡血的样子,拦得住嘛?”
     “不行!我去找领导说说,这不糊弄傻小子嘛!”
     说着杨佑宁就打算往机部跑一趟。
     “回来!有年近四十的小子嘛!”
     “再说,已经在会上决定下来了,你当过家家?”
     李长福又转身对江夏说道:
     “江夏,这套系统的成本价是多少!”
     “8块26,如果能批量制作的话,成本价还能下浮。”
     李长福顿了顿:“嗯,对外价格就43块8吧,438,438听着吉利!”
     江夏咧着嘴,很想说师父你咋骂人?
     但想想认知上的差距,还是忍了下来。这价格搁现在兴许是个吉利数吧。
     毕竟一个“小姐”都能进化成那啥词是吧。
     见李老已经把价格都定好了,杨厂长也不再纠结。
     而是转过头,认真核算起成本,和工序的安排。
     虽说在江夏看来,杨厂长有些不大开窍。但别人作为厂长的基本功还是很强的,要不怎么能是万人大厂的厂长?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啊!
     没看别人两三下就做好了成本

第18章 思想转变,我轧钢厂要奋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