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番简短的寒暄之后,李其瑞、郭小奎等人带领着车队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征程。
还是按照原来路线,一行人先一起到鹭岛的大本营,然后在按需要分头行动。
一辆辆卡车排成一列整齐前进,车身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属光泽,
而它们的车厢里,满载着散发着独特香气的野生菌子干。
这也是今年,和政县高山地区最后一茬的菌子干。
郑江南、郑江厉、陆盛芳、张超、刘援朝以及刘成强兄弟等人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目光随着车队缓缓移动,
山风轻轻拂过,撩乱了他们的发丝,却丝毫没有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车队渐行渐远,渐渐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最终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只余下一条空荡荡的山路和寥寥几个行人。
张超率先打破了沉默,他转向郑江南,脸上带着一丝迷茫,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老郑,如今山上的野生菌子都已经被采摘得差不多了,咱们这几个收购点接下来该干点啥呀?”
一旁的郑江厉、郑江真、刘成强兄弟以及刘援朝,也都纷纷投来询问的目光,他们的神情中透露出同样的疑问和期待。
“咋啦,怕赚不到钱着急了?”
郑江南笑着回应,笑容里透着沉稳与自信。
“嗨...哪能啊!”张超连忙摇摇头,诚恳地说道:“这段时间跟着你,我赚的钱比过去十年加起来都要多。
就算我现在在家躺着啥也不干,短期内也绝对吃喝不愁的。
只是我发现赚钱这事儿容易上瘾,跟着你开拓了眼界,现在让我闲一天我都觉得亏大了。”
郑江南满意地拍了拍张超的肩膀,笑道:“超子,你有这想法非常好!
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就是金钱,干事业就得有你这股子干劲。”
张超嘿嘿一笑,几人跟着郑江南,往收购点里走进去。
郑江南边走边问道:“之前我让你们去了解所在公社各个村子的情况,查得咋样了?”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郑江南想开展菌子种植事业,绝不能说一拍屁股、把钱往里一扔就能搞成的。
必须要先全面的了解三个公社下面各个村子的自然环境、土壤条件、气候状况等,
才能确定哪些地方适合种菌子、哪些地方不适合种菌子,还有适合种菌子的地方适合种哪些品种...
所以,在野生菌子收购接近尾声时,他就安排三个收购点的人,
分别深入他们收购点所在公社的每个行政村,详细了解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张超挠了挠头,回应道:“老郑,按照你的要求,我们几个分别带着一位农林站的技术员,进行了仔细考察。
根据农林站同志们的初步考察,认为我和援朝所在的翠溪公社,
大部分村子山林环境良好,土壤肥沃,空气湿度适宜,都挺适合开展菌子种植...”
张超说到一半,把眼神看向了刘援朝。
第253章 三个收购点的汇报(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