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七十七章 以身作则,发展农耕[2/2页]

一代倾城挽山河 妹喜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后问过空竹,34;明月有一问,相信只有空竹师父能为明月解惑。我虽身负大任,只是对于儿女私情却做不得住,一直身不由主,至少辜负了两个人,却不知来世可还有缘?若是依旧有缘,莫不是还是这个缘法?!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空竹笑了笑,34;郡主多虑了,世人皆该做好今生之事,莫问来世。况且郡主今生的福泽已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生,只有源源不断的福报,哪里还会有什么不如意之事呢?请郡主放宽心就是!34;
     说完,便以参禅为由离开了。
     留下萧明月望着窗外自由自在的雀儿,很是羡慕,34;你们虽然是鸟,却自由自在。而我,既为人,看似出身高贵,众人喜爱,却身不由己,你们的快乐,我哪里可以有呢!34;
     冬去春来,转眼到了春种的季节。
     鸟儿鸣树儿绿。
     农户们笑逐颜开,都拿起了犁杖,开始播种农耕。
     34;这棉花种子也该趁早播种,方可以得了好的尝试!34;户部负责官员贾思勰说道。
     34;好,这几天就把皇家京郊雁山脚下的那块地拿来播种,那块地土地肥沃!34;宇文迪说道。
     34;太师,那块儿虽然土地肥沃,附近还产有盐巴。只是光照不足,臣以为不是最佳选择!34;
     34;哦?那你觉得,哪块地比较好,让出来种棉花就是了!34;宇文迪问道。
     贾思勰想了想,随后说道:34;太师,臣以为,离着雁山不远,太湖两岸是最好的选择,那里阳光充足,又占据水源的优势,是最佳之地,只是……只是那里为皇家种着果木林,虽然每年的产量不是很好,不过没有太师和皇帝的恩准,臣等都不敢妄动!34;
     宇文迪想了想,34;既然那里不是果木林的首选之地,挪了便是,可以果木林移栽其他处。就依贾大人的提议,陛下觉得呢?34;
     小皇帝又哪里敢说一个不字,就算宇文迪让他说,他怕是也不敢说,只是点头答应着。
     宇文迪甚是满意。
     二这位贾思勰也同样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农学家,对稻谷,花草,果树等等都十分了解。
     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种棉花的首要负责人。
     萧明月听说有这样一位农学家,便亲自去了太湖一看。
     没想到贾思勰大人毫无架子,竟然穿着粗布衣服,手里拿着棉花种子,带着人主动种起了棉花。
     34;贾大人!34;
     贾思勰赶紧拍拍手凑上前去。
     34;见过郡主!34;
     34;贾大人快不必多礼!没想到这里竟然有像您这样懂得农学,与民同乐的大人,真是百姓之福!34;
     34;兴趣使然,兴趣使然!郡主过奖了!34;
     34;依贾大人之见,这块儿地究竟能不能种的出棉花来?34;萧明月问道。
     贾思勰信心满满地说道:34;郡主放心就是了,这块儿虽然对于种植果树没什么成效,不过正适合用来种植棉花,臣相信到了秋天,一定会有成效!34;
     萧明月又看见农夫们播种用的是手扶着的犁杖,不禁问道:这样的耕种方法,播种可够快!34;
     一个农夫说道:34;不瞒郡主,这犁杖慢的很,想要耕种一顷地,那可是需要十个壮汉至少十天的功夫嘞!34;
     萧明月听了点点头,34;既然如此,想必各国用的也都是这样老旧的犁杖,须得整改整改才行!34;
     随后便与贾思勰商议,要做一个更省时间省力气的犁杖出来。
     这边,北魏开始种棉花,另外一边,陈国也开始尝试种植水稻。
     34;我们绝不能输给魏人!34;陈贤对户部有关农耕的人嘱咐道。
     34;陛下,那贾思勰可是农学奇才!如今还把北魏种果木之地尽数种了咱们的棉花,似乎要有一番作为呢!34;户部尚书说道。
     34;就算我们没有贾思勰,也一样可以把黍米种好!34;陆太傅说道。
     34;既然太傅如此有信心,那就由太傅监察,和户部尚书一起负责这件事!34;
     34;老臣遵旨!34;
     34;臣遵旨!34;
     看见街上的洒水车,萧明月便想到不如在犁杖两侧加上轮子,下侧的耕刀可以多加几把,这样若是土地硬邦邦也无妨!34;
     随后画了一个大概的草图,叫工匠们照着图做了。
     做好了之后,宫人们都不解,34;好好一个郡主,怎么做起了犁杖来了?34;
     萧明月叫人送去给了贾思勰看了,又叫农夫试着用了,果然比之前省时省力。
     一时间,这种犁杖开始在各国广泛应用起来。
    喜欢。
  

第二百七十七章 以身作则,发展农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