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5章 奇正相辅[1/2页]

岳飞再世,武穆称雄 人一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宋徽宗崇宁四年二月十四,己时正三刻,现代时上午十点五十分。
     “本官知道!”
     别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这种东西平常接触不到,即使上的私塾或者官学,也不会学这种东西。
     毕竟这不是孔孟之道经典里的正经东西,甚至那些解释训诂中都不提它。
     杨泰知道,因为他们是将门之后,他的祖上作为一支军中大名远扬的统帅,他应该有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而且在见识上不同凡响,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都在筹谋如何有效消灭敌人。
     因此,远交近攻不仅仅是大局层面的东西,有时甚至是战略战术中要考虑和运用的战术技术。
     虽然到了现在的杨泰这一代,杨家将已经逐渐式微,但是作为家教传统,还是流传下来。
     而且他还知道,杨家当代也有几个人武功什么的还不错,比如一个名叫杨志的,远房族弟,还有一个叫杨再兴的,虽然还是一个孩子,却也暂露头角。
     岳飞听到杨泰回应,很高兴地叫了一声杨叔叔:“你说说远交近攻,是不是要熟悉地理?”
     杨泰理所当然地说:“那是必须的!远交近攻首先你要分清楚哪个敌人距离你远,那个敌人距离你近,然后派人去和远处的敌人交好,不让他们支持近处的敌人,安抚了他们以后,就对近处的地方发起勐攻,集中力量灭了他们!然后对下一个敌人依次办理,扩大胜利。
     “这要是地理不熟悉,交的是近处的敌人,攻击的却是远处的敌人,结果后路被断,攻击远处敌人的我方力量反而被近处的敌人配合远处的敌人包围了,前后夹击,不是自己找死嘛。”
     岳飞顺着杨泰的话题展开:“谢谢杨叔叔,果然是名将世家,对远交近攻这一战略理解得精妙!
     “当然,熟悉了敌人的地理位置以便分别对待,这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如何消灭了他们,这个涉及到及早布置,以便需要的时候出其不意打击敌人。
     “比如对付辽寇,你们知道他们的老窝在哪里吗?如何到达那里?
     “如果一位军事统帅有这个军事计划,他就必须事前做好准备。
     “比如,如果只有水路能到达那里,你不要准备船只和所有水战需要的东西,包括训练水兵?
     “这些都和必要的地理知识有关,可见地理楼的重要。”
     程颐问道:“这些东西应该是人庸衢教学的内容吧,或者是物流衢,为什么在幽通衢里面?”
     岳飞也是一愣,为什么我说这些?
     “程爷爷好问题!我就喜欢刨根问底,可以让我的思考更深入,表达得更加深入人心!
     “原因是这样的,对于我们周围的东西,比如地理,我们以为他们都浮在地球表面,以为我们都已经熟悉的很,其实不然,甚至是大谬不然。
     “比如说吧,我刚才提到的辽寇老窝,大家如果以为那就是最远的地方了,就完全错误了!
     “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远远超过我们知道的东西,而那些我们迄今为止不知道的地方,就是处于幽暗之中,正是幽通衢的研究对象。
     “所以程爷爷的幽通衢地利阁地理阁就要培养出一批学生,到四处去探查我们周围的四至在什么地方,四至以外都有什么,直到它们的尽头。”
     程颐感到大开眼界:“知道了,谢谢小飞解惑!老夫也要当地理阁的学生。”
     岳飞对程老爷子的好学上进逮住就一顿勐夸:“程爷爷你太棒了!您老人家就是我们这些晚生后辈的楷模!活到老学到老,朝闻道夕死足矣!
     “还有,不死就接着学,生生不息,不断提高,程爷爷您老人家如同大山一样令我等小辈仰望!
     “不过,小飞要提醒程爷爷一句,对那些地利阁学生来说,他们就不能满足于知道那些地理位置,除了精通这些以外,还要知道风土人情,物资出产,最重要的,还有军事力量及其布署!
     “这为了什么,我想杨叔叔清楚,我们可以不打他们,但是不能不做好准备,以便随时打他们。”
     杨泰很有共鸣:“对!一旦需要打,就能立刻出手,一脚踢死他们!”
     岳飞现在提这些东西,对他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说,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
     他对地球上实际上的地理和各大洲情况的掌握可谓融会贯通,因为那是他当时的必备只知识。
     如同小学生的课程对中学生的学习是基础一样,不是最高水平,但是不可或缺。
     他的长期打算也一定要发展到那些地方去,即使按部就班,不急于一时,不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可是一旦他觉得有必要,来一招险棋,多半也是妙棋,就派人从那些从来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出手,那效果绝对是事半功倍。
     他可不会因为知识碾压占了那些人的大便宜而不好意思。
     相反,他会因为有便宜不占,却用笨办法劳民伤财甚至付出重大牺牲而脸红。
     当然,程爷爷给他培养一群学生,熟悉地理,就是他以后的好帮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岳飞不可能事事亲躬,那显得多笨啊。
     打着学坊学生的旗号,实际上执行的是岳飞的命令,这才是智慧。
     人手足够的话,四面八方他都可以派出一个团队,小至几百人,大至数十万。
     大概的意思就是和班固、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同样的模式,和平扩张,辅之以不可抗拒的武力。
     简单说,所到之处,好话好说就当和平使者,话不投机就灭了他们。
     当然,出行的目的需要做些调整,从仅仅是考察变成主要的占领。
     实力占优,简单打打就解决问题,就别费事了。
     实在打不过,就协商签约,远交近攻嘛,必须该交好的时候就交好。
     岳飞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对地利阁地理楼的学生就必须有相应的措施。
     也就是说,对特殊学生要给予特殊的优惠,从招生的时候就要开始。
     尤其是那些危险因素,比如去到蛮荒之地,难免遇到食人族一类的敌人这种丢命的危险。
     这些东西倘若没有特殊的报酬,显然对那些学生不公。
     岳飞可不是那种靠骗人成事儿的主儿

第85章 奇正相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