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6章 互诉衷肠[2/2页]

墨香策山河 拾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崔题思路越发清晰,言语越发清醒:“虽然,我仍未知娘子何以获得如此觉悟,但崔某仍然万分敬佩娘子,这一年,你让我看到一个柔弱似菟丝花的闺阁女子,如何成长为可为他人遮蔽风雨的参天大树,而且你有魄力,有手段,又何愁心志无法践行?又何必因一时失意,陷入深深自困泥淖当中?”
     屋内仍是一阵沉默,半晌,才传来潘令宁幽幽的叹息声,她的言语间已少了方才的难过哭腔,而恢复了往日的冷静:“崔相公,我有此觉悟,得益于你官船上的点拨,早前你曾提示我‘拯救家族困局,又何止拯救三哥这么简单,延朔党不亡、弊政不除,江南十室九空,可惜,我曾经对崔相公误会颇深……
     “直至经历了许多事,我才明白崔相公每一句话,皆是踩过血泪波折而领悟出的真知灼见,故而,在得偿所愿见到三哥之前,我已经有所预期,我可能无法救赎三哥了,我要走的应该是另外一条路!”
     “所以曾经在大理寺狱,你见识了兄长的执迷不悟,并没有执着于歇斯底里地控诉拯救,而是果断放弃,因为你心中已燃起另一颗火种,故而你曾劝我合办‘官督民协讲义堂,故而你早出晚归忙前忙后,皆是为将来着手准备?是么?”
     潘令宁低头,清冷的预期转为柔和:“崔相公,你是京中唯一看懂我之人。”
     “宁儿,因为我们想做的事如此雷同,只是我曾经站得太高,摔得粉身碎骨,才知应该从底层爬起,你从底层爬起,经历了家族之痛,才明白应该站得更高。然而你我所谋求的,不过殊途同归!
     “包括太子所谋求的,亦是如此,我们虽出身、经历、立场不同,走了许多弯路,一度认为踽踽独行,可行到路口相汇之处,竟发现,同路之人这般多。既如此,你何必万般忧心,自责自艾,若跌倒了,便爬起,与我等同行即可!”
     潘令宁缓缓抬眼望着他的剪影。
     那句“你我所谋求的,不过殊途同归”语气虽轻,却如雷贯耳。
     曾经她视他为可攀附拉拢的对象,而后因为负气选择远离,可走了一路她发现,他仍是可借结伴同行的伙伴。
     其实,即便他未宣于口,曾经在宫宴之上她御前控告鬼樊楼一案,而他联合老臣鼎力给太后施压之时,她便已燃起与他结契的心思。只是因为掺杂了许多私情,她仍然不敢确定,今日听他宣之于口,她心中的想法愈加坚定了。
     她忽然觉得门外之人,比之温巡、比之三哥,比之阿蛮,比之玉荷,乃至比之任何人,在她心中更具分量。
     她伸手抚伤门扉上他模糊的剪影,本以为她在黑暗中,室内不点灯,他于门外,就着石灯在明处,并不能察觉她的举动。
     可不知是巧合,还是他当真察觉到了,他亦缓缓抬起手掌,隔着门扉,精准地覆上她的掌面!
     而后他轻轻地劝:“宁儿,别伤心,这一路上,仍有我在!”
    喜欢。
  

第126章 互诉衷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