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4章 两难境地[1/2页]

墨香策山河 拾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街车马交驰,进奏院门前百姓拥堵,男女老少或坐于石阶,或立于廊下,无不引颈鹤望。
     代笔先生亦支起小摊,挤满长街两畔,车马只得小心避让,或者绕道通行。
     这几日恰逢差役返程之时,进奏院门前总是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进奏院为各州郡驻京值所,每月朝廷政令递出、州郡官员上奏表疏、朝廷颁发赏赐、州郡上贡物品,乃至各类小报消息、商旅兑换的飞钱,还有百姓与亲友传递的书信等等,皆通过进奏院流转。
     潘令宁远远地便让崔府的牛辎停在街口,她步行前往,李青不放心,默然跟随护卫。
     她看了看前方人群,许是刚转过年节,捎信领信的人更多了,也不知排到何时,便转身入一旁柜坊,拿出母亲的玉佩和对契,兑了一笔飞钱,而后让掌柜的帮忙去打听她的书信。
     掌故的很快回报:“潘小娘子,这一趟并无歙州歙县城北潘家的来信!”
     潘令宁秀眉轻微一跳,小心询问:“这几日,差役来了几趟?晌午过后,以及明后日,可还有差役回城?”
     掌柜答:“今日便是最后一程了,晌午过后,差役将陆续启程往各州郡了,你可要捎信?”
     潘令宁紧紧揣着母亲的玉佩,又追问:“那是否有年前的来信?我腊月下旬,便不曾来看过了,我兄长每半月皆给我传书信,不可能二十多日都不见一封?”
     掌柜的还是摇头:“皆问过了,不曾看到!娘子若不信,待会儿可自行再问问?”
     潘令宁颓然,道了一声谢,先退出来了,她看了一眼人潮汹涌的人群,慢慢扶着门前的圆木柱,抬着手绢,紧捂着心口。
     李青见她脸色惨白,随即走进:“潘小娘子,你可是不舒服?”
     潘令宁神情恍惚,缓了缓神绪才道:“我无碍。李护卫,可否稍等我给兄长寄一封信?”
     李青点点头:“娘子,今日行程你可自便,李某只是伴行!”
     潘令宁颔首,咽了一口发涩的情绪,缓步走下台阶,花了二十文钱,向沿路边的代笔小摊买了纸和信封。
     代笔先生研好墨,执笔询问她:“小娘子,可需老拙代写家书?”
     潘令宁摇头,又多付了十文钱,只借走了笔和墨,自顾去一旁茶棚亲自给兄长写信。往日她都是亲自给兄长回信,从不找代笔。
     然而这一次,笔尖在纸张上方悬停许久,她却迟迟写不出第一个字。
     她不知如何告知大哥京里的情况,包括她已然见过了三哥,可这是一场失败的救赎。
     与她一样夙兴夜寐、殷切期盼三哥逃出囹圄,恢复功名和官身的,还有歙州带病打理家族生意的大哥!她恐怕他失望至极。
     迟疑许久,潘令宁最终还是对三哥的事情只字不提,只询问了大哥的身体情况、家中纸坊的情况、家族族亲的情况。
     而后,她对自己敲登闻鼓、下大理寺狱、九死一生的遭遇也只字不提,只末尾叮嘱:“小妹一切安好,望大哥珍重身体,安康稳健,静待小妹回归!”
     提笔罢,她装入信封,可略微思索,她还是没有马上递交至进奏院,反而对李青道:“李护卫,我前些日子替兄长

第114章 两难境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