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3章 一家人朝相同目标努力[2/2页]

黏人哥儿变甜粥!沉稳屠户宠不够 拿不住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她一早起来已经在心里念了不知几次佛祖保佑,观音娘娘保佑。没有佛台佛像,心里空落落地。
     等周娘亲量完,周舟抱着木尺和丈杆回家。家中堂屋烟雾缭绕,郑大娘认真往供台摆吃食贡品,她朝周舟递了根香说:“来,粥粥,咱们给祖宗拜拜,求他们保佑郑则做事顺利。”
     帮不上忙时,求神拜佛是最好的祝福。
     一家人朝相同目标努力。
     七月十九日,清晨。
     卯时正刻,县衙点卯。辰时初刻,郑则和岳全勇四人进入县衙大堂前院西侧的班房,静坐等候。
     修路案于辰时正刻开堂,目前其他案子在审。
     刘疙瘩和毛墩子揣手坐一旁,没一会儿又站起来走动。
     讼师说了,他们二人不一定上堂,若需上堂审问,典史所问问题熟悉,就按昨日练习回答,问题不熟悉,该说什么说什么。
     两人暗自鼓劲儿,好赖他们都懂!
     阿勇村长嘴唇发白,坐立不安。他紧紧挨着郑则,似乎挨着他就能好受些,心跳渐缓后他说:“县衙官差上工可真早啊......幸好没吃早饭,不然我这会儿就得吐了。”
     郑则听到大堂传来惊堂木声响,心不在焉地敷衍:“嗯。”
     此修路案他是事主,讼师昨晚睡前尽心尽力再给他分析一遍案子,需谨慎回答的地方他已烂熟于心。
     郑则也紧张,但在承受范围内。
     刚刚与家人在外头匆忙说了几句话,周舟小脸苍白,瞧着比他紧张,只来得及拉住自己悄声说:“我给祖宗连烧了三天香,今早出门都没忘,一定能成的!”
     郑则呼出胸中浊气,终于转头与阿勇村长说话:“坚持,别吐,审完再吐。”
     怎么突然这么认真,阿勇村长努力克制:“......成。”
     周舟和长辈们站在大堂西廊木栅栏后边,观望审案。孟辛和鲁康也在,两人正努力伸脖子往里瞧。
     两名带刀衙役各站一遍边守住木栅栏,以防围观百姓闯进大堂。
     周爹和讼师徐浩闲聊,他扶着石狮子担忧道:“这起得也太早了,官员睡醒没......”
     官员睡不好精力不济,错判误判怎么办?小则可花了大力气办理修路申请啊。
     徐浩正望向大堂。他能做的都做了,该教的也教了,就看几人堂前表现,“不怕,前头审完两个案子,人就清醒了,轮到修路案官员精神正好,说不准会尽早结案。”
     时辰过早,没有太多百姓来听审,除目前在审案子的事主家人,便是他们一家。
     在审案子是婚事纠纷,堂中传来呜咽哭声,郑大娘和周娘亲不知不觉听入迷,“哎呀,怎么能悔婚呢,这叫女子怎么自处?”
     周娘亲小声说:“汉子定是有所隐瞒......”
     周舟和阿爹站也站不住,听也不听进,索性来回踱步。
     不知过了多久,大堂传来惊堂木敲击声,结案了!踱步两人快步挤到木栅栏前。
     随着衙役“咚咚咚!”击鼓三声,分列大堂两侧的衙役原地不动,他们提起水火棍敲击地面,齐声喊“威——武——”以壮声势。
     县令不苟言笑,稳稳坐于正堂公案后,师爷坐于侧后,记录的书吏坐于堂下。
     与前开堂两案不同,此案要三人同审,典史走进大堂,先绕四周查看环境,而后肃立于右侧;
     县丞快步走来,向已坐定的县令作揖,落座于左侧小案后。
     大堂高大空旷,地面整洁干净,清晨阳光从大门和高墙两侧窗口斜射照入,映亮了陈列的各种醒目刑具,气氛庄严肃穆。
     值堂书吏翻看簿册,高声唱报:“传戊字案——修路案事主郑则、干证樵歌沟村长岳全勇上堂!”
     衙役喊声渐渐停下,棍子最后“咚”一声敲击,这阵势也镇住木栅栏外旁听的百姓。大堂内外,鸦雀无声。
     郑则和阿勇规矩跪于堂下磕头,两人逐一自报家门。
     县令头戴素金顶帽,神色严肃,高高坐于正堂,他身后是高大的屏风,头上悬置“清正廉明”牌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啪”一声响亮惊堂木拍响,震得堂下堂外心中一紧!阿勇当即不自在地挪到膝盖,调整跪姿,心跳极快。
     周舟咽咽口水,隔着栅栏盯住他家汉子背影。
     县令的声音在宽敞大堂里十分洪亮:“郑则!你状诉申请修建樵歌沟进村道路,现将你诉求再复述一遍。”
     围观的徐浩正暗自点头,昨天练过。果然,郑则抬头看向县太爷,言简意赅将修路想法顺利复述。开口才发现,他声音发紧,讲了几句才得以慢慢恢复。
     修路换笋干收购权是申请人提起,县令的反应却不像昨日讼师预判那般,他没向郑则发难,而是喊道:“岳全勇!”
     “小、小人在!”
     “郑则称与你们村立契约,由其出资修建进村道路换取六年笋干收购权。此约,可是村民自愿签订?你身为村长可曾召集村民商议?是否与郑则私下勾结逼迫村民?!”
     “回禀大老爷......”
     “啪!”惊堂木再次敲击案头直击人心,县令句句紧逼:“不可撒谎,从实说来!”
     郑则垂眼,置于膝头的双手握紧,一颗心高高悬起……
     他想起讼师昨日说的话:一个案子,哪怕县衙私下已经认可、已有九成审批通过可能,但在公堂之上,必要流程不可缺少,若被审之人回答不当,仍会被严令打回。
     总结而言,修路案此类地方事务诉求,比涉及纠纷和犯罪的民事或刑事案容易结案,但事主干证的回应,对审批影响极大。
     公堂环境对人造成强大心理威慑,环境与权利双重施压,让人感到沉重害怕。
     讼师让四人克服恐惧,只要把话说得清楚明,就能成功一半。
     可最大问题恰恰在此。
     平民本就畏惧官员,农户人家面对知县回话更需勇气。
     被打断的阿勇村长喉咙发紧,沉默时间渐长……周舟堂外暗喊,说话呀,说话呀!
    喜欢。
  

第233章 一家人朝相同目标努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