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去分析利弊和可执行性,这原本没有错,无论什么事情,实施之前都要做推演,他有做这个推演,别人也有做,他不同意别人的,但是这个事情的负责人不是他自己,所以惹得他经常在办公室里说三道四。也正因为他一点也不避嫌,导致别人要做事情也不跟他讲了,有时候别人成功了,他会评价:明明可以做的更好,或者有自己加入的话,完全可以引起质的改变。如果别人没做成功,那就如了他的意,他一般会说:早就跟你们说了,你们一个个都不听,我跟你说,他们那些人,按照我说的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按照我说的做,肯定得死,他们都会被玩死的。
不过自始至终,娄飞鸿都不知道,他们具体是谁,全司人员吗?会被玩死,到底是被谁玩死。
第三,关于权限,他完全没有任何权限,就像他觉得自己什么权限都有一样。以至于,他所有的计划都是流于嘴面,而最终的东西,他不能对结果做任何的事情。一句话,他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能做,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然而却没有人配合他去做。而这个现象,是跟各其他部门的联动中体现出来的,对于他自己部门,自己直辖的人,他很好管,独裁,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氛围压抑的原因。
他喜欢全部的人都捧着他,唯他马首是瞻,但是也不容许有人去对工作上的事情提出质疑,但是对于工作,他能做的也太有限,以至于下面的人都做不出什么事情来。久而久之,事情做不出来什么事情,加上很多公司本身对人力资源管理也不重视,也就更难做出实质性的事情了。
似乎真的能感觉到一种信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至于到底是爆发还是死亡,娄飞鸿拿不定,但是木智一直挂在嘴上的话就是“等到哪天我彻底失去耐心了,我就会把他们一个一个挨着骂一遍,然后老子就干了,不伺候了。”
整个情况就像小马过河,娄飞鸿觉得有点奇怪,但是又不能正视,因为她不信自己会这么糟心,遇到这样的人,甚至在遇到后,曾经一度以为是遇到了伯乐,与其说是不肯妥协,还不如说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看错眼。
但是看着整个办公室颓靡的氛围,自己招来的人,什么招聘专员,行政助理,等等,一茬一茬的来,一轮一轮的走,她知道如果说完全没有木智的问题,那肯定是在胡说八道。而如果说走的人全部原因都归结在木智身上,那肯定也是不中肯,只是到底什么才是主要原因呢?
于是她拿了所有离开的人人事档案,看看他们曾经是否也是频繁离职,结果表明,除了一些是应届管培生,其他的离开的人在以前的公司并不是也没干多久,简而言之,离开的人,很多都是之前的工作经验非常稳定的。
喜欢。
第173章 边走边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