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
贞元七年·秋
又是一年收获季,百姓们都在地里忙活着,看着收上来金灿灿的稻谷,别提多高兴了,同时也非常感激容顼年。
这三年来,容顼年将新品种粮食带到了楚国每一个地方,百姓们看着稻谷一年比一年多,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同时也是,容顼年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不像一开始那样抗拒。
如今的楚国还做不到像九州那样,普通百姓也能吃得起大白米饭了的盛况,但是起码不用再挨饿受冻了。
如今种植的粮食一些上交税收,一部分留下偶尔增添伙食,一部分拿去卖了换成其他的粮食,能吃很久。再加上有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量粮食,很多人都能吃饱了。
可以说容顼年大司农这个职位没有一点疏忽,比以前任何一个人都做得更好。
京城城外的主干道什么的也修了路,百姓们对容顼年可以说是无不说好。
而此时的容顼年正在和一群官员商议今年的科考题目。
是的,科考。
学院有了一家就有了很多家,不少人进入学院读书。
当然今年肯定是不可能参加科考的,顶多也就是参加院试,之后是秀才考试…每次考试都需要三年。而今年之所以有人,也是等着那些人一步步来太久了,如今朝堂因为改革变法,需要太多人员填补空缺。
在此之前,有很多寒门学子和一些世家公子都是才学斐然的,可以直接参加贡士考试。
当然这些也是需要条件的,学子们可以找自己书院的夫子进行推荐,拿着推荐信到国子学(国子监)报名,参加一场考试。之后过了的就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唯一要求就是,需要一位朝廷官员一封推荐信,官员等级需要在五品以上。
为了避免有些寒门学子无法拿到推荐信,容顼年还有几个大臣同时打开府门,欢迎学子上门。只要才学足够,就能写一封推荐信。
如今已经有三十多个了,眼看着科考就要到了,自然需要提前准备了。
会试一般是翰林院和礼部来管理的,但这一些职位还是没有的,所以容顼年这个帝师、国子学的祭酒张森平,还有尚书省的尚书令陈居文三个人作为出题人,负责这次的科考。
其次还有四五个监考官,一个国子学的,两个尚书省的,还有一个中书省中书令熊进和一个门下省侍中共同参与。
容顼年安安静静的坐在上首,听着五个监考官和祭酒张大人一直在讨论。
考试的科目是经义、八股文、史记、策论、律法、诗经等。
但是这个世界没有四书五经,也没有八股文。而这些也是容顼年从小优那里得知来的,包括了科举制度也是如此。四书五经是平行世界的孔夫子所写,她也准备慢慢发行,以后使用在科考里。
如今嘛科考的科目主要是诗词、律法、史记、当朝政治、最后是策论。
从早上一直到了下午,科考的题目终于只剩下最后的策论了。
“帝师,尚书令,二位大人觉得策论以什么为题最好。”
陈居文看向容顼年:“大人,不如你来出题。”
容顼年想
第63章 准备科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