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地球上孟子非常出名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何林义把通假字稍微改了一下,发到了网络上,至于里面提到的人,何林义都查了,没有问题,希望能有点警示作用。虽然何林义并不知道之后对姜生还有刘力的审判出现了什么情况,但是他有点直觉,感觉这两个人的事情绝对不是偶然,而且还有自己遇到的红手组织,这个组织绝对不是华夏人弄得,他们的目的应该就是搞垮华夏的经济,或者就是激起民愤,这都是动摇根基的东西,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哪怕蓝水星没人这样说过,但是道理大家都能明白。
何林义根本不知道这个千古名篇发出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于正知道何林义还在写小说的时候,就特意让儿子帮他买了个电脑,偶尔就看看何林义写的如何,所以何林义那边更新了,他就会知道,他本来以为何林义是更新小说的,毕竟自己才刚刚通知他,前面两本小说,老先生已经看完了,觉得还不错,这一本虽然才写了一些,但是他觉得,似乎更加场景更加宏大一些。哪曾想点开后,就看到何林义写道:一片文字送给大家,望与大家共勉。
然后他就被后面一排文字就把他的眼光吸引过去了,六位胸怀天下的有志之士,一个个从不得志而变成历史名人的故事似乎直接铺面而来,接着就是告诉人们,想要成功,就要忍受住当下的困苦,这只是暂时的考验罢了,只要坚韧信念,最终总会胜利的。接着就到了第二段,改错、思考、交流等等,都是人成功的必备条件,之后就是写的一个国家,没有坚守法律的官员跟有能力的贤官,外交中又没有给国家带来忧患的敌国,这样的国家往往会走向灭亡,毕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于正老先生年纪已经很大了,一辈子都跟文章打交道,对好文章已经有了很高的免疫力。平时遇到好的文章,他最多也只是微笑着点点头,遇到特别入眼的偶尔会朗声读出来,或者会情不自禁的鼓掌,但是从来没有一篇文章,像这篇文章一样,读完之后,让他背后冷汗直流,他之前跟何林义聊天的时候,就是持着乐观的态度,认为现在华夏这么强大,肯定没人敢打我们的主意了,但是现在他却不这么想了,回忆起当年那场大战的惨烈,于正知道,自己过于乐观了,当年那一战,华夏死去的人可是远远多于米国带领的联军的,哪怕现在,米国因为资源对一些不怎么挺好的亚非洲国家下手了,但是大部分国家还是以米国为马首是瞻,那些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以为跟着米国打了一个国家就能嗷嗷的赚钱,殊不知,米国打完之后确实赚钱,但是他们只能喝汤。华夏一直是米国眼中钉,要是有机会,他们绝对会想方设法的攻击华夏,华夏要的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时刻警惕,华夏是孤独的雄狮,群狼环伺之下,容不得半点马虎。
于正老先生直接用二指禅,加上鼠标,笨拙的操作着,
第三百八十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