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五年五月初八,辽阳城经略安抚使司正堂。
地龙烧得极旺,驱散了辽东晚春最后一丝料峭寒意。
檀香袅袅,却压不住空气中弥漫的墨汁与硝烟混合的独特气息。
陈太初端坐紫檀大案之后,一身簇新的紫袍玉带,衬得他面如冠玉,然眉宇间却凝着一层化不开的寒霜。
他面前摊开的,并非寻常奏捷的华彩文章,而是一份字字如铁、浸染着北疆风雪的《辽东平叛定边献捷疏》。
“臣枢密使、辽东经略安抚使陈太初,诚惶诚恐,顿首百拜,谨奏陛下御览:
自靖康四年冬十一月,高丽海寇朴承嗣,挟妖器,率凶徒,犯我海疆,焚我小山军港,掠我辽东州县,荼毒生灵,罪孽滔天!
赖陛下洪福齐天,将士用命,枢府运筹,历时一百一十二日,终荡平妖氛,复我山河!今谨将战果得失,条陈于下,伏乞圣裁…”
笔锋沉稳,字字千钧。
陈太初蘸饱浓墨,朱笔在素绢上勾画,将这场跨越寒冬的血火征伐,凝练成冰冷的数据与疆土:
一、战事概要:
起讫:靖康四年冬月初三高丽寇大连,至五年三月十五日克复旅顺口,计一百一十二日。
战场:纵横辽东半岛、辽西走廊、混同江流域,绵延两千余里。
敌酋:朴承嗣率残部约三万众(占其精锐三成),乘龟甲潜蛟船北遁,方向不明(批注:疑入倭国北海或冰洋)。
二、斩获:
克复要隘:辽阳府、沈阳路、黄龙府(更名镇北关)、大连卫、旅顺口(筑要塞)、凤凰城、盖州卫、金州卫等大小城寨三十七座。
歼敌:阵斩高丽将校四百余员,毙伤俘获敌兵六万八千余众(含仆从军)。
缴获:焚毁/俘获高丽大小战船四百二十艘;得粮秣三十万石(大部焚于旅顺);金银铜钱、硫磺硝石、精铁皮甲无算。
拓土:鸭绿江口至旅顺之辽东半岛南端,金州地峡以北之辽南沃野,混同江中游之宁江州、黄龙府旧地,尽入版图!新设辽阳、沈阳、镇北(黄龙府)三府,金州、旅顺二卫!
三、损耗:
将士折损:一万八千四百三十二员!
阵亡:四千一百零七员(多鏖战辽阳、凤凰城、大连攻坚)。
重伤致残:两千三百员。
冻毙: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五员!(朱批加粗,力透纸背)耗损:火药一百八十万斤,铅弹铁砂无算;损沧澜级战舰三艘,虎蹲炮、破山炮损毁逾百门;粮秣消耗一百五十万石,征发民夫骡马损耗三成…
写到“冻毙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五员”时,陈太初的笔锋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那并非墨汁凝滞,而是心绪的震颤。
他仿佛看到无数宋军健儿,并非倒在敌阵刀锋之下,而是在滴水成冰的酷寒中,于行军途中、于战壕之内、于哨位之上,被无形的死神悄然攫走生命。
手指冻僵脱落,面颊冻伤溃烂,最终在绝望的冰冷中化为僵硬的躯体。
这份损耗,远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令人心悸,也无声诉说着这场远征的惨烈底色。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胸中翻涌的沉郁,笔锋转向更沉重的部分——隐患:
四、遗患深忧:
朴酋未擒:此獠狡诈如狐,凶顽似狼,携火器图谱、工匠及精兵北遁。
其志非小,若得喘息
第208章 辽东奏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