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四章 大名府转运使[2/2页]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玄甲在晨雾中闪烁着冰冷的光泽,宛如钢铁铸就的壁垒,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势。
     早市的百姓们见状,纷纷惊慌失措地四散奔逃,原本热闹的街道瞬间变得混乱不堪。
     “本官依《天圣军令》征调筑城物资。” 陈太初骑在马上,身姿挺拔,手中马鞭直指仓廪,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这层层阻碍,“敢问贵司,麻绳何时成了禁运品?”
     仓丁头目王二斜倚在门柱上,脸上挂着一副玩世不恭的表情,阴阳怪气地说道:“哟,这不是卖糖酒的陈大人吗?要绳子去青楼找姐儿……”
     话未说完,只听马鞭破空的炸响声,如同晴空霹雳。王二脸上顿时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陈太初腕间铁护甲磕得鞭柄铮鸣,怒喝道:“这一鞭,打你辱没军令!”
     “反了!厢军敢打转运司的人!” 衙役们叫嚷着,一窝蜂地持棍涌出,企图凭借人多势众将厢军驱散。
     然而,厢军弩手们却毫不畏惧,他们目光冰冷,手中的弓弩已然拉满,箭头直指衙役们。
     那冰冷的箭头仿佛死神的凝视,让衙役们瞬间意识到,只要他们再敢向前一步,迎接他们的将是无情的箭雨。
     衙役们顿时吓得脸色煞白,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手中的棍子也微微颤抖。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人群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范同的轿子在众人的簇拥下,艰难地在人群中撞开一条路。
     轿子缓缓停下,轿帘缝里传出一声冷笑,如同冰棱般划破了紧张的气氛:“陈副都监好大的威风!本官倒要看看,你这鞭子打不打得开蔡太师的手谕!”
     当夜,万籁俱寂,整个大名府仿佛陷入了沉睡。
     陈太初却在军器坊地窖里,借着昏黄的灯光摆开沙盘。
     岳飞站在一旁,指着沙盘上标注红叉的仓廪,神情严肃地说道:“范同嫡系把持东仓,但西仓管库的是个老河工,或许……”
     “没有或许,鹏举可去。他答不答应我们都得以武力获得,不然老河工吃不了兜着走。”
     岳飞见到老河工后,表明来意。老河工为人正直,对范同等人的行径早有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
     但是老河工只是一个看管仓库的......!
     岳飞对老河工说,这个就简单了,就说壮城军进来抢走的,一切责任就推到我家都监头上就行。
     老河工心想,这个小郎君还挺会给他家大人找麻烦的,这话说的好像跟他家大人有仇似的!
     老河工思索再三,最终答应从西仓调拨一些麻绳铁钉给壮城军。
     范同得知此事后,气的咬牙切齿,说道“陈元晦看我不参你一个私自调动军队,目无上官之罪!”
     陈太初这边也没闲着,给蔡京写了一封信,并且给徽宗皇帝上了一份密折。
     陈太初提笔就给蔡京写信。
     太师阁下钧鉴:
     春雪初霁,伏惟太师钧体康泰,德被四海。卑职陈太初惶悚再拜,谨禀河北路要务。
     去年蒙太师提点,大名府厢军改制渐入佳境。
     今春辽人异动,卫河冰墙已筑十之七八,唯转运司屡以34;三司勘合未至34;为由,扣发麻绳铁钉等筑城物。
     太师素知兵贵神速,若因绳钉之缺致边陲有失,恐伤太师识人之明。
     尤可怪者,转运使范同竟妄称34;此乃蔡太师之意34;。
     太师辅弼圣主廿载,夙夜忧勤,岂会置社稷安危于不顾?
     必是宵小假托钧命,行祸国之举!
     卑职已查获范同私挪军械之铁证——雄州榷场去岁所失三百张神臂弩,竟藏于转运司西仓糖包之下!
     今冒死呈禀,实不忍太师清誉蒙尘。
     若太师允准,卑职当具本奏明官家,为太师洗刷污名。
     另附琼霄玉液十坛,乃漕帮新得南海秘方所酿,乞太师笑纳。
     临书涕零,不知所云。
     卑职陈太初顿首再拜
     这封信看的岳飞感觉妙不可言。
     “大人,真乃天才”岳飞感叹道。
     染墨已经见怪不怪了,自家公子这骂人不带脏字的多着呢。
     对于范同这种仗着靠山强压的事情,对于陈太初来说,解决起来也很简单,历史上的例子很多,陈太初给蔡京说,我去拿物资,范同说你不让给,我就抢了,因为我知道不给不是您的意思,是范同假借您的名义败坏您的名声呢。
     并且我还给官家一份密折也把这件事说了。
     蔡京会不会难为他先不说,范同肯定不会落到什么好处。
     二月二十徽宗皇帝召见太师,蔡卿家的手谕可比朕话都好使啊.....
     蔡京一怔......
    喜欢。
  

第五十四章 大名府转运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