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群臣总有人下意识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可不是宗正寺卿举荐宗正寺少卿,这个时候把太府寺少卿交给李禅,这意味着什么?
韦定湘这一病休,后面太府寺卿恐怕做不长了,到时候这个少卿扶正,等于吴王就把太府寺给牢牢捏在了手里。吴王已经有了宗正寺、工部,现在再加上太府寺,皇帝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么?
但是皇帝显然还没有想要停下来的意思:“老七既然在家里读书自省,提举恩科事的差使就要交割出来,你们都知道这次恩科是为了给东宫储才,老二你和太子走的近,帮着他把把关。”
这哪里是把把关那么简单?给了太府寺还要给恩科?这是等于把财权和人事之权都交到吴王手里了!难道皇帝想要易储?还是皇帝想要再考验一下吴王?
众人一时都把目光看向李禅,看看这位吴王殿下到底怎么样应对皇帝的这两道旨意。在群臣看来,这种不合理的任命明摆着就是试探,只要吴王不疯就绝对不会接受,否则他一个亲王手握这样大的权利,太子回来之后要如何自处?要是太子失德或者犯错也就算了,太子刚刚从西北大胜回来,你做哥哥的一下子收了这么多部寺想干什么?
李禅却仿佛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一般,行了一礼,机械地说:“太府寺少卿一职,臣仓促之间难有人选,请陛下容臣回去计议一下,再上报人选。至于提举恩科事,本意为东宫储才,此事臣不敢辞。然臣才轻德薄,不能称量天下之士,故臣请以王介大学士为正,臣副之,如此更佳。”
皇帝听完之后点点头:“如此甚好,就这么定了。太府寺的人选你想好了跟裴相公说一声就好。”
处理完这一切皇帝长出了一口气,看了看李禅,又问道:“吴王还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李禅想了想:“臣以为在太府寺人选议定之前,首要之事,还是城外的灾民以及朝廷缺粮之事。而今要解决粮草之事必要和买,和买之本在于国帑之厚薄。臣意应当就账目之事清查太府寺所辖藏库,清点银钱,视其存量,计其短缺,以便朝廷和买粮食之事。”
“嗯,你想怎么查?”皇帝当然知道太府寺是必须要查的,但是他也清楚这事情背后绝不仅仅是太府寺一家的问题,朝廷现在的困局要解决,但是如果代价是把朝廷从里到外换一遍,那就得不偿失了。
即便要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喜欢。
第495章 鉴心终局(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