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裴济呵呵笑了两声,借势坐好:“朝廷里的事,自然有韩柳两位仆射还有六部尚书们署理,臣老朽之人,来了反而添乱。”
     “好好好,你就接着装!我到要看你装到几时!”皇帝也不管他,对身边的皇后道,“皇后,我说什么来着?对这个老狐狸就不能有好脸!”
     皇后笑道:“裴相公,陛下知道你进宫也是欢喜得很,今日虽然是在集仙殿设宴,但是在座的都是家人,也算是家宴,相公不必过于拘谨才是。”
     “谢皇后娘娘。”裴济笑呵呵的喝了一口酒,“还劳烦皇后娘娘和慧妃娘娘过来,老臣惶恐啊!”
     言语说得虽然是惶恐,但是裴济的语气却轻松得很,他面对皇帝皇后之时,说是像臣子,到更像是多年不见的朋友一般。
     “屁话!”皇帝又骂了一句,“早知道你个老东西这么能躲,当年就不该准你致仕的折子!”
     “那是陛下体恤老臣。”裴济乐呵呵的回了一句。
     “要不是你当时差点没了老命,我才懒得体恤你!”皇帝嘴上说的凶,但是想到当日的事情也是心有余悸。
     裴济比皇帝还要大六岁,他出身闻喜裴氏,乃是大夏第一等的世家。
     裴济世家子弟,又是少年进士,却因为得罪当时权相姚子京,在朝廷内外几经沉浮一直郁郁不得志。在地方上转任多年,早就是名声赫赫的能吏、干员,后来好容易捱到姚子京倒台,入京担任御史中丞。这御史中丞之位虽然清要,但是纠绳百官哪里那么好做的?说白了就是得罪人的差事。故而几年下来名声愈显,在朝中树敌也是不少。没多久关中之乱爆发,天下大乱,他这样一个不招人喜欢但又足够重要的官员,理所当然的就被留在长安“招抚”乱军,平定叛乱。
     谁知当时那群朝臣们借刀杀人的安排,倒真的给了裴济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当时贼兵势大,关中空虚,各地勤王的兵马却又来不及到达,不得已之下裴济以文臣典兵,以弱势之军力抗强敌达两月之久,名震天下。
     在援兵到来之后裴济又果断的建议当时担任上京留守的李贤暂时放弃关中,同时联络地方节镇,招募义兵,训练兵马,辅佐李贤任用一批有才华的将领和官员,并在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了朝廷,建立了日后平叛的主要班底。
     平定关中之乱最重要的中兴四将,裴济都有举荐之功。
     到后来裴济联合百官众将,联名兵谏,迫使李如意禅位于李贤,劝进李贤登基即位,可说裴济对于大夏,对于永昌一朝,既有救亡之劳,又有开创之功,人臣之中,再无第二人可以及得。
     更不要说永昌以来,裴济身为首相,革除弊政,励精图治,几乎是凭着一己之力将遭受兵燹之害近乎分崩离析的大夏王朝硬生生给再造出了中兴之象,可说三代以来,便是伊尹、太公、管仲、乐毅、子房、诸葛亦不能过。千古名相之誉,绝无虚假。
    喜欢。
  

第380章 裴相(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