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5章 李禅快被弹劾成筛子了[2/2页]

青山不墨:开局成为女尚书 一只五丁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想在洛阳呆了?”皇帝叹了口气,“这些弹劾的奏章我都糊了名了,你拿回去自己看看,对照一下自己的言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李禅臊眉耷眼的躬身行了一礼:“谢陛下。”低头的时候余光却看见。旁边的裴耀卿居然还对着他挤了下眼睛!李禅心中暗骂:好你个裴耀卿,咱们这么多年关系,你居然弹劾我,还不依不饶的写了那么多,看我回头不叫你好看!
     皇帝想了想:“对了,既然说起来了,你们这差使究竟是个什么章程?老二你担了这么大骂名总归有点成绩吧?说来让我也高兴高兴!”
     李禅收拾心绪答道:“回陛下,其实赈灾救疫这两件事情眼下最紧迫的还是赈灾,赈灾之事最叫人头痛的,也是症结之处就是缺粮。臣等查知洛阳城内并非无粮,原本朝廷只要循例和买粮食,赈灾之用绝不成问题。只是眼下城中有人惜售粮食,囤积居奇,导致粮价高企,便是和买之价也是耸人听闻,可是朝廷和买向来有定制,和买价格太高相公们根本不会签署,这才造成眼下的困局。”
     李禅老老实实的将眼下的局面讲给皇帝,皇帝虽然这几年身体不好不经常临朝听政,但是终究是难得一见的明君,这些事情瞒不了他。
     “此时一定要多加小心,切不可过于冲动。这也是有前车之鉴的,”皇帝点点头,言语间不无感慨,“当年关中之乱前,先帝也是在长安城筹集粮饷,结果却事与愿违,城内的粮商不愿低价和买竟然放火焚毁粮仓,最终火势蔓延导致城中大乱,叛军这才轻易攻破长安。”
     李禅躬身答道:“是,不过所幸近来有淮南商人从南方运了粮来在南市平价售卖,这几天听说粮价倒是微有回落。”
     这时候仇紫英突然抿嘴笑道:“说起南市,永昌杂报上说昨天倒是发生了一件趣事。”
     仇紫英口中的永昌杂报其实就是洛阳城内朝廷的邸报和各个衙门当日讯息的汇编,由秘书省专人收集誊抄,定期分发给各部寺以及外郡的节度使们,叫他们能够及时了解朝廷发生的大小事情。本来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不太可能这么快就见报,但是仇紫英身为枢密使,本就是秘书省的最高长官,消息自然要比一般人灵通些。
     皇帝顿时来了趣味:“哦?什么趣事?说来听听?”
     仇紫英:“陛下还记得那个写永昌奇案的云非墨么?”
     “当然记得,不是让他去国子学了么?他怎么了?”皇帝一怔,这事怎么还跟云非墨有关系呢?
     李禅听到此处也忍不住紧张起来,昨天只听云黛说她跟着薛岳在南市卖粮打粮价如何大获成功,可没听说发生什么别的事情啊?这丫头不会又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吧?
     这时就听仇紫英笑道:“奴才听说这位云公子啊,昨天在南市之上,当街吃了五大碗米饭!”
    喜欢。
  

第295章 李禅快被弹劾成筛子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