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景蘅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那一句话,欣冉掐着他脖颈的那双手如同触电一般的放开。景蘅他这是,也能感觉到她的存在了吗?
她万分欣喜的想要去握住景蘅的双手,想要去告诉他他的母后一直都陪在他的身边。然而,所有的一切都跟之前没有任何丝毫的变化。
感觉到脖颈上那双手的离开过后,由于又呼吸到空气,景蘅整个人弓起身子,剧烈的咳嗽起来。随着他的咳嗽,他的身后的伤口的位置被拉扯传来阵阵被撕裂的痛楚。景蘅却浑然不放在心上,只在咳嗽的间隙,声音细细的一声声唤着母后。
母子两相对而坐,两个人都哭成了泪人一般。然而,两个人之间仿佛隔着千山万壑,不论谁怎样努力的伸出手,总不能触及对方,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样子。
欣冉脸上神色一顿,除了,除了她刚才真的想要了景蘅的性命的时候。
早朝期间,众大臣只草草将近来自己不能做主的那些琐碎小事全部汇报完毕,就由着兵部的人汇报着这关峡和瓮城的战报,每一日下朝,反倒都比之前的时间更早了一些。
而这次京都关于那个叫杜仲的失踪的传言闹的沸沸嚷嚷,后来虽然说是那杜仲又回来了,众大臣的心里却跟块明镜似的。那哪里是去看什么相好的,分明就是皇上的手笔。皇上的意思表达的再明显不过,这战事又顺风顺水,只等这次大退北荒,北荒的元气受到重创,至少就能换来边关几年的太平。
那时候,又有谁敢主动提及让皇上选秀纳妃之事。看来这才接回来府上的旁支家的姑娘,也得找个时间给送回老家去。
这一辈子,还是老老实实当值算了,少要去想那些捷径。反正大家都没了这样的机会,四舍五入也算不上什么损失。
一时间,京都外的官道又热闹了起来。听到是京都这些大人的亲眷女儿,众人不由的就关注起来。更有甚者,还有那自觉自己一表人才的,穿着自己最是喜欢的衣裳往那些马车跟前凑了过去。
这万一凑过去两人一看对眼,不就又是一对才子佳人的佳话吗?到时候,这京都的那些人指不定也会给他们写个画本子啥的。
听到这一切的宋锦书,将手里的折子往桌上一扔,双眉上挑,语气轻扬的说了一个哦字。等人走了,他才转身对着坐在他身边写字的景蘅说道:“你看,这世间很多事,只要你用心想上那么一个法子,就总是能想出来解决的办法的。你瞧,现在不就没有那些不长眼的东西想要入宫介入我们这一家三口之间吗?”
景蘅握笔的手听也不听,宋锦书的这些话,并不是想要他的回答。他只不过是没个能与他说话的人,只是需要有人能够听着就够了。
站在宋锦书身侧的小太监站在了身子,恨不能连忙赶紧捂住自己的耳朵当着什么也没听见。之前的时候,就因为他那师父答了一句话,就被宋锦书寻了个由头安排他去休息一段时间。
现在他顶了师父的缺,每日里不当值的时候,才回回到住所将今日里发生的所有细节全部都讲给公公听。公公坐在房中的暖炉边上,身上披着厚重的狐狸毛的大氅仍是觉得浑身冰冷。
听着小太监字字句句的禀告,他的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
这皇上当真是疯魔了。那周皇后有什么好,性子又算不上温柔可人,又无旁的什么特别之处,怎么就非他不可。现在太子在他手里遭遇着那样的待遇,也不知这太子长大后会如何对他。
说的多了,公公也就不再说了。接过小太监递过来的手炉往袖子里一塞,就闭上眼睛养起神来。
第二百八十二章 公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