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唐纺织[2/2页]

大唐:贞观叫化县令 昇记笔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刻就在纺织,不如我们移步后宅?”蔡琏大方表示。
     堂堂的明府夫人居然亲自在做女工,这让李陌和王凝雪都有些意外。
     跟随蔡琏的步伐,几人来到县衙的后宅。
     厢房之中果然传出织机的哒哒声。
     “夫人,你身体不好,还是先歇息一会儿吧,这些活儿小蝶一人便可完成。”
     刚来到厢房外,便传来蔡琏夫人一阵阵咳嗽,以及丫鬟催促她休息的声音。
     “娘子,身体不好就多歇息,切勿太过操劳。”
     “眼下太平赈灾的钱粮均已入库,襄汾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蔡琏推门而入,关心的说到。
     “大郎,这点活儿不重,不碍的,每户每日纺织一匹绢布是咱定的规矩,切不可由咱拖了后腿。”
     襄汾的灾情不容乐观,眼下襄汾的乡民又多以妇孺老弱为主。
     不得已,蔡琏才想到了这个家家织布换取钱粮的办法,还好眼下正是春蚕吐丝出茧的高峰,全襄汾一日可产绢近五百匹,麻布近千匹。
     照此情形,布匹换成钱粮,再加上耕作的收成,襄汾自保足矣。
     “娘子受累了。”蔡琏愧疚的关心到。
     “白家兄长、陈叔叔也来了。布匹的售卖还请两位多费心,这些全都是乡民的血汗,切不可让奸商占了便宜。”
     房间内除了织机旁有个长凳,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蔡家娘子愧疚的只好站着和几人交谈。
     “嫂夫人放心,我和白兄定会将布匹卖个高价。”陈文烈拍着胸脯保证。
     “这两位是?”蔡家大娘这才注意到白守业身后还有两位俊俏的年轻后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娘子,为夫给你介绍,这位乃是咱长乐郡的长史李陌,这位是太平商会会长、太平制造署署令王凝雪小娘子。”
     一听说是太平长史,蔡家娘子连忙道了个万福:“原来是长史驾到,蔡氏这厢有礼了。”
     “蔡家大娘不必多礼,小弟此次是前来学习这织布的工艺,寻求织机改进的办法的。”李陌回礼到。
     “织机改进?全大唐的织机不都这个样子么,有什么好改进的。”
     蔡家大娘满是疑惑,但也不好多说什么。
     她耐心的坐到织机旁,从头开始详细为李陌演示了一遍织布的过程。
     经蔡家大娘以及边上的陈文烈介绍,李陌这才对大唐的纺织有了初步的认知。
     纺织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大唐已经基本成熟,其织造的成品也不是简单的布匹,这其中包含了绮、锦、缎、绫、缣、纱、縠、罗、缯等十几个品类。
     整个纺织也包含了:纺纱、织布、印染、刺绣等多个环节。
     唐朝的织机一般是束综花楼机,这种楼机需两人同步进行,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织布的过程。
     织造时需一名织工和一名挽花工配合操作,挽花工坐在花楼上拉动花本横线,提升相应经线以开口提综,织工在下面踏杆引纬织造。
     两人要依一定的口诀唱歌,互相依此节拍进行协调操作,拉牵、踏综、投梭、打纬,边唱边织。
     李陌看完纺织的过程一阵头疼。
     这么复杂的机具如何才能改进,要是研究一遍原理,重新设计个全新的水力织机,没有三年两载根本无法完成。
     PS:感谢读者送上的月票。
     感谢在你的心尚、读者、书友、米苏等书友送上的好多好多推荐票。
    喜欢。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唐纺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