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佬齐聚[1/2页]

大唐:贞观叫化县令 昇记笔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122章 大佬齐聚
     “可是有贵客?”李陌担心老程不方便。
     “何止是贵客,咱放下商货还是找地儿先避避吧。”
     程处默说完,匆忙将商货全都丢在门房内,转身就想带着李陌二人逃走。
     “小公爷,公爷有交代,让你回来后,带李陌和凝雪直接去厅堂见他。”
     几人没走几步,身后便响起了门子传话的声音。
     脱逃不成,程处默故作镇定的说了句,知道了,极为不情愿的带着李陌二人向厅堂走去。
     进入厅堂,此时偌大的房间内,已坐了六人。
     上首两位中年人,李陌不认识,想必能在老程家,还坐在他上首的肯定不是凡人。
     再往下看,左首作陪的居然是刚抢了自己几车商货的李可老贼。
     此时连李陌也看出来了,李可这人很不简单,居然都能和国公爷平起平坐了。
     老程在右首作陪,他和李可下首二人,李陌依旧全都不认识。
     “李陌贤侄,就等你了,快请坐。”
     见三人进屋,老程热情的招呼李陌、王凝雪坐于自己这一侧,而程处默则是先给几位长辈见礼后,坐在了李陌对面。
     怨不得程处默想溜之大吉呢,房间内这氛围太诡异了,总感觉有一股说不出的压迫感,挤压得李陌喘不上气。
     李陌刚刚坐定,程知节逐一给他做了介绍。
     坐于主座的乃是刚从幽州返京的齐国公长孙无忌,
     他右首坐的是中书令,邢国公房玄龄。
     老程对李可的介绍是河间郡王堂兄、长安巨贾。
     李可下首位置乃是当朝工部尚书段纶。
     而坐于李陌上首的是莒国公唐俭。
     这都是什么阵容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下子来了五个,李陌激动的差点就上去收集签名了。
     转念一想,这可全都是自己上级的上级的……上级领导,一句话说不对就得被咔嚓,还是低调为妙。
     他也学着程处默的样子,带着王凝雪,逐一给每人行了晚辈之礼。
     这种场合,可不能说是太平县令李陌,万一被他们知道自己是擅自来京,那可就麻烦大了。
     王凝雪也是紧张的不行,她哪儿经历过这种国公齐聚的场面,要不是有李陌在场,她此刻也会有逃走的冲动。
     没办法,咖位差太大了。
     “两位后生不必拘束,今日只聊家常,不议国事。”李二看出了两人的拘谨,宽慰了一句。
     这家伙在哪个场合都有抢话的毛病,人家上首的长孙无忌还没发话呢。
     “今日去西市可有收获?”程知节随口问了一句,缓解李陌的压力。
     “收获颇丰,帮凝雪购置了块土地,买了些花种。”
     李陌鸡贼的说是帮凝雪买的地,他怕说是自己的,别被这些大佬给抓了小辫。
     “哦?西市还有土地可买?”程知节听了很是惊讶,那地方他隔三差五都会去,要是有好地皮,还能轮得着李陌。
     “就是秤行西南的那片水塘,略加改造可以盖出一片商铺。”
     李陌没想多解释,话说多了容易犯错。
     在场的几人听了全都暗自吃惊,他们可不会觉得李陌傻,这家伙身怀点石成金之术,没准经他之手,真能变废为宝。
     “李陌贤侄对那西市可有改善之良策?”李二喝了口茶随口问了句。
     “良策倒是没有,就发现两个问题。”
     “一是营业时间太短,不方便交易。”
     “二是坊市内的河渠不够深,如若加宽加深,其货运能力可提升数倍。”
     李陌谈了一下他今日的感受。
     “如何加以改进?”李二继续追问。
     “其实长安已然是座成熟的大城,只适合小改,不适合大动。”
     “与其对着长安做文章,倒不如就近另选一座县城,重点发展,与长安呼应。”
     李陌照着后世开发区的模式,给在座的做了一番介绍。
     接着他又以太平为例,讲了经济特区的建设思路。
     由于在座的都是朝堂的大佬,所以他重点讲的是太平这种新区如果搞好了,能在财政、民生、就业、带动周边发展等多个方面创造价值。
     他还介绍了,如果在太平和长安、太平和洛阳之间修条新式马路,三地呼应可以形成一个经济三角区,用不了多久,三角区域就会全面开花。
     不知不觉,这次交流就演变成了一场太平明府给朝堂大佬做的报告会。
     大佬们听了也很是受用。
     李二这几天正在为太平之事苦恼,他返京后已经和在座的朝臣商议过多次,依旧没什么有效定论。
     眼前这几位重臣,对李陌的成绩还是想当认可的,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太平发展成一座近十万人的大城,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nb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佬齐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