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遇程公[1/2页]

大唐:贞观叫化县令 昇记笔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平的乡民自发的站在道路两旁,为自己的明府送行。
     乡民们有送干粮的,有送鸡蛋的,有送新下来的绿叶菜的……送什么的都有。
     车队出了老城,李陌的马车也快成了货车。
     要不要这么隆重,自己只是去长安出差几日,就搞得跟送别一样,整得人怪难受的。
     李陌擦了擦湿润的眼角,开始闭目养神。
     不过他也就安稳休息了两刻钟,下了新修的水泥路,官道开始变得凹凸不平。
     马车一路走,李陌一路吐。
     到最后几乎是昏迷状态的靠在王凝雪的腿上,这才挨到了长安城。
     程处默对这个新交的小兄弟丝毫没有办法,这可能是他朋友圈中最弱不禁风的一个了。
     中间他曾尝试让李陌骑马前行,谁知这家伙却摔下了马背,差点被马蹄踩踏成肉泥。
     还好,总算挨过来了。
     长安到了,李陌也适应了。
     此时的长安城,乃是整个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规划布局最为规范的都城。
     城内百业兴旺,居住了近百万人。
     整座大城分为外郭城、皇城和宫城三层。
     外郭城墙东西长二十里,南北长十八里,墙高两丈。
     每面城墙开有三门,共十二门。
     城内东西、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规整的两市一百零八坊。
     其中以朱雀大街为界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隶属万年县,实领五十三坊;西部属于长安县,有一市五十五坊。
     白居易曾有诗形容长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所描绘的就是长安犹如网格般的布局。
     纵使李陌见惯了后世无数的高楼大厦、繁华都市,此时还是被这座大城震撼到了。
     车队由春明门进入城内的时候已是第二日的傍晚时分。
     看守城门的守卫貌似和程处默很熟,寒暄了几句之后,例行公事查验了每人的过所和货物,便放李陌等人进城了。
     京城毕竟是京城,此时的春明街道不知道比太平繁华了多少倍。
     车队路过东市之时,甚至出现了短时间的堵车现象,这在大唐可是几乎没有的场景。
     过了东市,继续前行便是皇城了。
     当然以李陌此刻的身份,皇城肯定是进不去的,远远的看上几眼已经是很荣幸的事了。
     皇城的城墙比外郭城墙高了近一倍,目测有三丈五左右。
     沿着街道由东向西依次有安上门、朱雀门和含光门三座城门。
     这其中,属皇城的南大门朱雀门最为有名。
     朱雀门采用的是典型的隋唐建筑风格,上半段是红墙灰瓦的门楼,下半段则是宽厚结实的城墙,总高度接近十丈,相当于后世十几层楼的高度。
     整座城门分为五个门道,四个隔墙,东西还修有宽大的墩台,蕴含有“天子五门道”之意。
     “李陌,你说将来会不会有一天,你也在这皇城之中当差,又或者也会进入那太极殿参加朝会?”
     李陌和王凝雪、春桃三人,凑在车窗前,满是震撼的欣赏着这座皇城。
     “不会,参加朝会多累啊,我的梦想是躺平!”
     “何谓‘躺平?”王凝雪被李陌这个新鲜的词语吸引了。
     “躺平就是指能躺着就不坐着的意思。”
     “将来成家了,我就辞官在家,你赚钱养家,我负责带娃。”
     李陌厚着脸皮讲了自己的宏图大志。
     “讨厌,人家和你说正事儿呢。”王凝雪锤了一下李陌的肩膀。
     “我也是认真的啊!”
     王凝雪看李陌一脸郑重的样子,突然开始信了。
     自己看上的是个什么人啊,明明有着十八般才艺和层出不穷的创意,却偏偏是个混吃等死的主儿。
     转而她又想开了,李陌是个有大才的人,他这么想,肯定有自己的一番道理。
     于是王凝雪也很郑重的说到:“无论你怎么想,凝雪都支持你。”
     李陌听了一阵感动,又有些得意。
     女总裁这般对我,无以回报,陌当以身相许啊!
     他俩这卿卿我我的样子,春桃连着起了几身的鸡皮疙瘩,尴尬的都想跳车了。
     还好,程处默家到了,春桃赶紧溜之大吉。
     和其他名臣不同,程府的宅子没挨着皇城,而是在长安城西门,金光门南侧的怀德坊。
     怀德坊除了离皇宫远些,稍有不便之外,地段也很繁华,其东侧便是长安最负盛名的西市。
     怨不得程处默说在西市有几间铺子呢,他家要是将院墙拆了,也可以算作是西市的商铺了。
     国公府就是气派,下了马车,李陌和王凝雪再次被震撼到了。
     程府长至少五十丈,宽也得近二十丈,占了整个怀德坊的四分之一,足足得有十几亩。
     看来得在太平新城也弄一些这样的豪宅,相比较而言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遇程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