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六章 唐钞汇票[2/2页]

大唐:贞观叫化县令 昇记笔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严格的保密制度,泄密施以重罚。”
     “二要选取值得信任的管事。”
     “三是秘钥定期要更换。”
     “四是要有专职的部门核查账目。”
     李陌思前想后,还是觉得略有不妥,如果将来柜坊分号一但多了起来,还是会有不少纰漏,别说是现在,即使是后世还不是有不少人钻空子。
     先推动起来再说吧,总不能因噎废食。
     “其实这汇票只不过是眼下为了快速开展柜坊业务,小子临时所想到的办法。”
     “将来等造纸工坊投产,还可以用特殊的纸张和雕版来印制难以伪造的特殊汇票。”
     李陌又做了一番补充。
     “什么样的特殊汇票呢?”杜如晦和李承乾现在对李陌所讲述的每件事都充满了极大的好奇。
     这次交流,对于他们来说,不亚于一场专家级的金融讲座。
     “我们还是举例说明吧。”
     李陌拿起几张纸撕做数份,分别在上面写上:唐钞一文、唐钞十文、唐钞一百文、唐钞一贯等内容,最简易的纸钞模型便制作完成。
     “假定这些纸片便是新式的汇票——唐钞。”
     “老杜和小李子分别是长安、杭州的丝绸商贾。”
     “起初,老杜先是将银钱存入长安柜坊,将汇票寄送至杭州,再差人自杭州柜坊取出银钱,交付给小李子购买丝绸布匹。”
     “随着生意往来频繁,老杜干脆将汇票直接寄送给小李子,再由小李子自行取出银钱。”
     “再后来,老杜在杭州开了一间商铺,自太平贩卖汾河酿至杭州。”
     “小李子至商铺购买汾河酿两斤,需支付老杜七贯又三百五十文。”
     “请问小李子会如何支付银钱?”
     李陌一边给两人举例,一边分别已经给了杜如晦和李承乾一些纸钞的模型。
     “既然新式汇票如此方便,小李子,不,若李明是那小李子,肯定会选择直接用汇票支付了。”
     李承乾一边说着,数出了八张一贯钱的唐钞纸模给到了杜如晦。
     他也学聪明了,知道八贯铜足足得五十斤还多,背在身上极为不便。
     “老夫自然也会用唐钞找零。”
     杜如晦也数出了六张一百文、五张十文的唐钞纸模。
     李陌则是微笑着看他们完成交易。
     “这就完事儿了?”俩人有点恍惚。
     不需要过秤,也不需要一串串、一枚枚清点铜钱,就这么几张纸片一来一回,交易就完成了?
     最重要的是,有了这所谓的唐钞,出门再也不需要扛个十几斤铜了。
     十贯二十贯的,揣在怀里,丝毫没有感觉。
     这也太方便了吧,俩人这才意识到唐钞的便利之处。
     “如果有了这唐钞,二位是愿意每次出门都背上几贯铜,还是愿意携带唐钞呢?”李陌自信的问到。
     “当然是用唐钞了,这还用问。”李承乾脱口而出。
     “那唐钞去哪里换呢?”
     “柜坊!”
     直娘贼!杜如晦心里无比的震惊,唐钞一出,世间将再无铜钱。
     PS:感谢书友黑夜暗舞者送上的月票。
     感谢米苏送出的好多推荐票,避免了挂零的尴尬。:)
    喜欢。
  

第五十六章 唐钞汇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