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一章 读后感[2/2页]

与你错过即一生 拾荒糖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把所有的苦难都加在老富贵身上。
     书里最令我难过的一段,是他的儿子有庆去世的那一段。
     明明是那样一个鲜活的少年,却因为不相干的人要去讨好另一个与这个少年不相干的人,就这么白白让一个少年离开这个人间。
     这样的事情其实不只是在那个年代,即使是在今天,也依然能够看到这样事情的影子。虽然没有那么过分,但是这种牺牲别人利益去满足自己利益的事情,现实生活中还少吗?
     更可悲,更可笑的是,就算是老福贵失去了儿子,也并没有一个地方让他哭诉,没有一个人会为他站出来说话。
     在这里我觉得福贵是一个底层人民,当底层人民的利益被牺牲掉的时候,虽然说出来大家听上去都很愤慨,可真的需要有人为他们伸张正义的时候却是鸦雀无声,一片静寂。
     这就是现实最无奈的地方,也是社会最恶心人的地方。这一点放在现在尤为突出,网络时代谁都能当评判家,谁都能横竖说一嘴。可是又有谁真的站出来了呢?没有人。
     现在的网络时代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你看不惯这样的局面,但是你又无法去改变这样的局面。
     所以你能做的就只有接受隐忍,甚至是逃避。有时候这些真的很影响情绪,但我想这也是活着的一种修为吧。
     余华的笔触很细腻也很直接,我丝毫不夸张的讲,在看老富贵背儿子回家的那一段,我真的哭了。
     以前看书,我总喜欢把自己代入角色里,可这一次我却不敢把自己代入角色。
     前后的回忆,画面的对比,就是连读者都能感受到在富贵心中满出来的无助与悲伤。
     前半生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男人,在这件事情上也慌了神了。
     39;39;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39;39;这句话是富贵说这个故事的结束语,看完之后,我沉默了,说不出话来。心中的感受也是千万种滋味。
     就短短的几十个字而已,就勾勒出了一幅画面。像是盐洒落的月光,其实是撒在福贵伤口上的盐。但少有人把月光比作盐,这样不同的比喻,结合故事和人物来看就巧妙的让人惊叹。
     这大概就是余华让人觉得奇特之处,他用细腻的描写表达出人物的情绪。像是奶奶家卫生间开着的水龙头,一直缓缓地流啊流啊,让人看着不自觉地感到压抑感到难过。这是余华的语言。
     其实这本书里,不只是徐福贵一个人,家珍,有庆,凤霞,苦根甚至小外孙。如果把这本书里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单独拎出来看,都是充满悲苦,不尽人意的。
     这才是《活着》这本书最大的不忍之处。
     《活着》这本书中的其他人物,不仅是为了衬托出徐福贵这一生的悲苦。同时反应了这世间的另几种不同人生。
     在前面我说了,我很心疼有庆的去世。但是这些人当中我最心疼的还是家珍。在我看来,对家珍的理解其实就是对活着这一本书另一层面上的理解。从书里的描写让我觉得家珍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角色。
     他总是默默地接受命运给他带来的一切安排。隐忍包容,善良大度,这些词汇用来褒奖家珍丝毫不过分。因为家珍这个角色,让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把母亲比作成大地,或者说是把大地比作成母亲。
     因为他们都敦厚宽容,你好像见不到他们生气,不论面对什么,他们都用最温柔的微笑,让你见了他们觉得自惭形秽。
     可就是这样一个敦厚温柔的女人,她的一生依然是坎坷遍布。生活啊,从来不对谁手软。命运也总是喜欢捉弄别人。这大概就是很多人在遇到艰难坎坷之时,会觉得力不从心的原因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于富贵来说,看着自己的家人一个一个离自己而去,就好像是一种反复的折磨。生活最大的残忍莫过于让你看见光明的希望又给你沉痛的打击。
     那对于这些书中的配角来讲呢?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看,把他们当成主角,是否会有人感叹福贵的命长也是一种幸福?想到这里,我其实很难去直接说这本书到底要表达的什么。活着是在世上好好的活着,好好的生活。
     那生活就是这样他确实有很多不如意,甚至是悲伤,苦难,挫折,坎坷,可他并不是一面单面镜,也不是一条单行道。你站在生活里,就像是站在一个岔路口,你会见到很多人来去,通过片面地看到别人的人生。
     最后,你依然是要把自己的这条路走下去,不管这条路上你会遇到什么,看见什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最后你都是要走下去,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活着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余华。他不像早期的短篇作品那般血腥张狂,充满了攻击性,在活着这本书当中,一个人看到了那个善于讽刺,文笔辛辣的余华。
     但是它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攻击,其实有时候就像生活一样,无声的攻击反而更加致命。全书以一种缓慢沉重的方式向大家展现了上世纪底层人民的生活。也真实的扒开了那个年代的心酸无奈。
     其实不管我用怎样的语言去形容,我看完这本书的感受都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当时的心态。在面对这样一本作品的时候,适合的语言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没有谁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都会经历过意外,分别,坎坷,痛苦。但也并不能因为这些就放弃活着,活着是人类的本能。但面对苦难时,它又是一种修行。
     老富贵,最后和牛渐渐远去,消失在空旷的田野上。他的歌声在傍晚像风一样飘扬:39;39;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39;39;
     我们不必去同情老富贵,因为他比我们任何人都看得更清楚,真正经历过生活苦难,还依然坚持活下去的本就不需要任何的同情与感慨。因为他们知道人生艰难,活着而已。
     “洗好澡了,你呢?想的怎样了?”黄宇问。
     “在写,你等我一会,困了的话你先睡。”
     “我不想你太辛苦熬夜,明天再交作业也行!”
     “没事!工作要完成才睡得着。”
     当黄宇收到这份文件时,已经是凌晨一点。
     他知道她一定是在认真的思考着,所以她来不及回复他。
     他也在认真的等她,就像相信每天的太阳都会照样升起那样,他相信王小语是一个值得等待的人。
    喜欢。
  

第一百二十一章 读后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