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六章 意外枪击[1/2页]

谍海偷天 粉色袈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37年7月8日,日本内阁会议提出所谓“事件不扩大,就地解决”的方针,欺骗世界舆论,麻痹国民政府,争取时间调集部队。
     10日,各方纷纷报告,日军已由天津、古北口、榆关等处陆续开到,且有大炮、坦克等向卢沟桥前进,已将大井村五里店等处占领;平卢云路也不通行,战事即将再发。
     11日起,日军时以大炮轰击宛平城及其附近一带,城内居民伤亡颇多,团长吉星文亦负伤,就将城内居民向城外比较安全地带疏散。
     战事由此扩大到八宝山、长辛店、廊坊、杨村等处。
     第二十九军各部分散于各处应敌。
     日军出动飞机在各处侦察扫射,战事时断时续。
     七七事变,意味着全面抗战爆发的开始!
     国内,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
     各地民众捐款捐物,积极声援北平。
     在上海,国民政府其实早就做好了在上海打一仗的准备。
     早在1936年,委员长已经在上海周围秘密布防,在淞沪战场上集结了国军中百分之六十的精锐部队。当时全部归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统领。
     七七事变爆发后,张治中委员长进言,说在上海绝不能等日军先动手,要对他们进行先发制人。
     委员长同意了这一建议。
     他和国民政府,已经决定在上海和日军不惜血本的打一仗了!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其实此时的日本,还不想那么快地扩大战争。
     他们的想法很恶毒,想用兵不血刃占领东三省的办法占领中国的华北地区。
     委员长也明白,一旦日军在华北积蓄完力量,他们就可以沿着平汉铁路一路南下,从北向南一鼓作气占领中国。
     中国的地势是北高南低,日本的装甲部队从北向南进攻会相当顺畅。
     看到这一点后,委员长和国民政府一致决定不能这么由着日本来,要想办法把他们从北向南引到从西向东进攻。
     中国的地势除了南低北高外,还有西高东低的特点,日军从东向西进攻正好可以落入国军梯次抵抗的圈套。
     因此中日军队在上海大战一场,绝对可以摆脱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不利的局面。
     而军统局第二处上海区接到的命令是,在竭尽全力稳定上海局势的同时,配合精锐中国军队秘密进入上海。
     中日两国军队会不会在上海大打出手,至少这个时候除了丁远森,没人知道。
     但中日两国特务机构已经在上海大打出手了。
     这几天,公共租界的枪击案、伤害案有增无减,而且还有继续升温的趋势。
     工部局可以无视中日间的战争。
     也可以允许中日双方在公共租界展开摩擦。
     但他们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公共租界变成战场。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底线”!
     在这样的基础上,工部局总董李德尔亲自出面,要求中日双方在工部局展开谈判。
     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处长布鲁斯·威廉姆斯调解,由警务处长助理菲尔德协助。
     日方派出的谈判代表是秀岛宽太。
     而中方派出的谈判代表,依旧是丁远森!
     这种谈判有意义吗?
     毫无意义可言。
     无非就是双方互相配合着演一出戏而已。
     中国人知道,日本人知道,工部局一样也知道。
第二百零六章 意外枪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