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都巳时五刻了,王爷怎么还不回来,平时这个点,他都快把公文批好了。”
     “他,他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夏苏叶眉头紧皱,看起来忧心忡忡。
     见夏苏叶忧心不安,司云忙出声开口,打消夏苏叶的忧虑:“王爷怎么会出事呢,王妃多虑了。”
     “可是,他以前都是早早回家的啊!”
     “王爷之前早回家是因为朝堂上要商议的事情不多,像今天这种迟迟未归的情况,肯定是因为朝堂上事情比较多呗,反正王妃不用担心,王爷不会有事的。”
     夏苏叶轻声低喃,语气间带着几分将信将疑:“真的么?”
     司云咧牙,又展出了一个没心没肺的笑容:“哈,自然是真的,以前王爷时常过了午时才回府,只不过王妃那时候住在清尘阁,不知道而已。”
     呃……
     夏苏叶走到椅子前坐下,紧皱的眉头慢慢舒缓:“好吧,那,我在这里等他回来。”
     见夏苏叶坐下,司云快走几步,走到夏苏叶的身边,将手上捧着的一摞帖子放到夏苏叶身旁的桌子上。
     “王妃,丞相府,净水侯府,瑞王府,钰王府,三公主府,五公主府,魏国公府,赵国公府,镇北侯府等送来请帖。”
     “啊?”
     听着司云念出来的一连串‘府,夏苏叶一脸蒙圈:“什么?”
     司云将那摞帖子往夏苏叶的身边推了推:“哈,王妃,请帖啊,我看过了,这些全是宴请王妃的帖子。”
     “送帖子来的各家侍从这会都候在偏厅,等着王妃回话,王妃看看,有没有想去的,看好了,我去告诉他们。”
     “请……帖……,”
     夏苏叶抬手,缓慢且坚定的将那些封面精美的帖子往外推了推:“呃,不用看了不用看了,我都不去。”
     开玩笑,现在破案,找上官雨茵的时间都不够,哪还有闲工夫去别人家串门赴宴啊。
     思及此,夏苏叶又把那些帖子往外推了推:“推了推了,都推了,我什么宴会都不参加。”
     听到夏苏叶的回复,司云麻利的将那摞帖子抱了起来:“好的,我这就去给各家侍从回话。”
     见他这么爽快就抱起帖子走人,夏苏叶倒是有些好奇了:“你不好奇我为什么不去?”
     抱起帖子的司云长发一甩,十分自信:“自然是知道的?”
     夏苏叶:“哦?”
     “他们宴请王妃,很明显是想与王妃结交。想与王妃结交,该做的,是备好礼物,亲自上门拜访王妃。”
     “这下个帖子让王妃过去是怎么回事。”
     “他们这,摆明了是轻视王妃。”
     “王妃不去,是要告诉他们,王妃不是他们想见就能见。想结交就能结交的。”
     呃……
     听着司云一本正经的分析,夏苏叶一脸蒙圈。
     这联想能力,服。
     司云分析完夏苏叶为何不去赴宴后,便转身出门,去给各家派来的侍从回话了。
     大约过了二十几分钟后,司云重新回到书房之中。
     此时已经将近上午十一点。
     夏苏叶还在书房中苦苦等候君凌越的归来。
     听到有人进门,夏苏叶精神一振,抬眸望向书房的大门方向。
     看清楚进来的人后,夏苏叶身躯一垮,满脸失望:“呼,司云。”
     司云:“王妃,你叫我?”
     呃……
     “你进来干嘛?”
     司云:“哦,回王妃,外面的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我进来整理一下书籍。”
     呃,好吧。
     司云:“王妃有没有想看的书,我帮王妃取。”
     “呼,没有,王爷怎么还不回来啊?”
     司云:“哦,王妃莫急,应该快了。”
     就在司云说应该快了的时候,书房大门的方向传来了靴子踏地的声音。
     听到声音的夏苏叶快速侧头,顺着声音望去。
     来人身材修长挺拔,墨发玄衣,面容绝色,风姿跌宕,正是君凌越。
     确定来人是君凌越后,夏苏叶激动起身,快步走到君凌越的面前,一把抓住君凌越的袖子,眸光闪闪,满脸欣喜:“哈,你终于回来了!”
     看着夏苏叶的神情动作,听着夏苏叶的话语,君凌越的眸光瞬间变得深邃柔软。
     抬手轻松刮了刮夏苏叶的鼻子,君凌越眉眼含笑,嗓音低醇:“嗯,回来了。”
     夏苏叶仰头,仔细瞧着君凌越的面色神情,语气间带着藏不住的关切之情:“你怎么才回来啊,快午时了。”
     “我还以为宫里出什么事了呢。”
     夏苏叶说到这里顿了顿,眉头微皱:“宫里不会真的出什么事了吧?”
     君凌越本不想与夏苏叶说朝堂上的事,但看到夏苏叶眼中的担忧与不安后,君凌越改变主意,将朝堂上的事简单扼要的与夏苏叶说了说。
     今日上朝时,君凌越将正安城发生年轻女子失踪遇害的事。
     以及掌管刑狱的官衙互相勾结,官官相护,制造冤假错案,掩盖凶案的事上报给大武皇帝。
     大武皇帝知道此事后雷霆震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君王一怒,伏尸千里。
     大武皇帝这一怒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也让朝堂震荡不堪。
     刑部尚书,刑部侍郎,刑部郎中,刑部员外郎,刑部主事……
     大理寺卿,大理寺少卿,大理寺丞,大理寺正,大理寺评事,大理寺主簿……
     监察院院首,监察院副院首,监察院通判等等等等大小官吏当场被革职。
     全部判处斩刑,于十月十五日行刑。
     一口气将掌管刑狱的官员罢免判处干净后,空出了大量的空缺。
     大武皇帝让朝堂上的百官推荐合适的人选,填补空缺。
     这可是安插亲信,铺局朝堂的大好机会。朝堂上的官员们纷纷出言,推荐自己认为能当大任的人选。
     为了让自己推荐的人能被大武皇帝选上,官员们个个口若悬河,将自己推荐的人夸的天上有地上无。
     大家都说自己推荐的人好,自己推荐的人合适,谁也不让谁,谁也不退缩。
     一时间,朝堂之上唇枪舌战,吵杂不堪。
     皇位上的大武皇帝君振秋静静的看着百官争吵,目光锐利,如出鞘长剑。
     他没有出声打断官员们的争吵,而是很认真的聆听着官员们争吵的内容。
     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往往会说出一些重要的信息,官员们也不例外。
     观看百官争吵,对他了解真实的朝堂布局,人心朝向,官员心性,有着很

第271章 分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