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1章 务朝堂[2/2页]

行走大宋 以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旁边官员才知道仇如海的大名。
     “哈哈哈,探花郎说话倒是有意思!”仇如海被韩清这话说得极为受用,然后就主动帮他搬了搬桌子,并告诉他附近哪里可以走动,政事堂这周围的部署,哪个门进去坐的是哪位大佬儿!
     韩清一一记在心里,然后随手塞给他几张影剧院的门票说道:“剧院目前正在上演《搭错车》和《孟姜女》,还有一部叫做《梁祝》,仇御史有空可以去观摩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门票可是不容易买到的!”仇如海哈哈一笑说道:“久闻韩侍御史的影剧院别具一格,奈何囊中羞涩一直未曾去过,今日白得几张这门票,有些不妥吧?”
     “仇大哥哪里的话,你我同在屋檐下为皇家效力,俗话说同屋三分亲嘛!”韩清把仇如海的手握住说道:“况且刚才仇大哥给我讲了那么多的世故,让我这小字辈茅塞顿开,这可是花钱也买不来的经验啊!仇大哥就照顾一下小弟,把这门票收了吧!”
     送礼要送的有学问。明明是人家收了礼,但是要让人家觉得收了礼是帮了忙的。
     仇如海看到韩清这么会来事儿,就哈哈一笑就让韩清坐下,和他又聊了老大一会儿,眼看着中午临近,俩人这才要出去吃点东西。
     宋代时期的朝廷管理,其实挺人『性』化的,中午有午餐提供,只不过为了让大臣们体验一下民间的疾苦,午餐仅仅是清淡的饭食。
     但是这也难不住众人,因为宫门外有个待漏院。
     上朝时要三更起床,住得近的还好说,要是住得远的那就沿途走两个时辰才能赶到皇宫,到了皇宫已是饥肠辘辘。好在官家也体谅大臣,专门在宫门外盖了一个“待漏院”,让大臣们可以先在里面歇歇脚。
     待漏院盖起来之后,也没有明令规定门口一百米之内不得摆摊设点,于是各种卖小吃都慢慢集中在了这附近,就如同北京的王府井,本来是清朝时期王公大臣的轿夫聚集地方,后来慢慢就成了繁华的场所。
     大臣们平日里拿着高薪,肚里已经被各种美食浸润的挑剔了,哪能接受得了清淡工作餐,所以一到中午吃饭时候,大臣们几乎都是出来在待漏院附近买些吃的。
     他和仇如海买了点饭食就进了宫里,坐在屋里边吃边聊,下午时候继续闲扯,扯到下午申时刚过一半,听到政事堂某处有三生磬响,于是一天的工作结束了,下班回家!
     下午四点就下班!挺好!
     他坐上马车之后让游明驾车回家,等到了家之后,已经是酉时。
     他先去太婆屋里探望一下,结果就被太婆拉住坐下,让他给讲讲第一天上班的的情况。
     这有啥讲的?公司董事长开晨会而已。自古以来会议的重要『性』早就有了定『性』: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人多的会议不重要,人越少的会议越能决定人的生死。
     太婆听着孙儿讲了一大通,笑着点点头,然后又神秘兮兮的问道:“清哥,你告诉我,可是惹你娘子生气了?”
     “没有啊!”他有些不自然的往门外瞅了瞅,然后说道。
     “别家新婚小夫妻都是恩恩爱爱,整日里乐乐呵呵,你们俩似乎.....”
     “我们挺好的!”
     “李小娘子似乎整天都在愣神,我听依菱说,你今天不在时候,小娘子还偷偷哭过几场!”
     “太婆,我俩的事您就别『操』心了,孙儿好好给您养老!”
     “别岔开话题!”太婆不满的说道:“太婆养老和你俩的事不沾边,告诉太婆,到底怎么了?”
     “真没事,可能这两天过于劳累,忘了好好哄哄我那娘子了,或许娘子想爹娘了!”
     “那你可要好生待你那娘子!”太婆叮嘱道:“刚离开爹娘,换做谁也是要想的!”
     “过两天就要会郎,这不是马上又能见到了嘛!”
     宋代婚姻礼仪中,新婚后的第七日或者第九日,女婿要去女方家行“拜门礼”,女家广设宴席,款待新婿,称为“会郎”。
     他和太婆又聊了几句,教依菱认了一些字,就回到了后院自己的房中,巧儿和月儿正在陪李奕蕾说话,看到韩清回来了,就急忙站起来施礼。
     “郎君回来了,奴婢这就去蒸饭!”月儿施了礼就拉着巧儿出去了。
     宋人成亲以后,女方称男方一般为郎君,下人也称主人为郎君。
    喜欢。
  

第101章 务朝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