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0章 战略包围[2/2页]

夜明 不老的考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个人初次走进王府都有相同的感受,摄政王府内外差别太大,外奢内简,令人难以置信。
     两人走到一座威武的门楼前,又停下等了片刻,里面传来声音:“宣施福、施琅入内。”
     施琅念头转动,他没有机缘拜见过皇帝,但这架势与传闻中面圣的仪式已有几分相似。
     两人走入大殿,两边站立了威武的卫士。施福走到大殿当中,隐隐感觉前面坐了个人,他不敢抬头看,跪拜叩首道:“参见大将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施琅随跟在他身后跪下,他年轻,胆子大,下跪的同时抬头往前瞄看。
     正前方的虎皮大椅上坐了一个中年人,脸色和善,隐有笑意,不像他来前想象的那么威严。
     翟哲道:“施福,你率水师北上参与北伐,事关重大,要事事精细。你回去整顿兵马,先探明从崇明岛到山东乃至京师的航线。”
     “遵命”施福额头贴着地面。
     翟哲道:“你们既来大将军府听令,本王已命兵部给你这支水师编入正兵序列,你可上报名册,兵部会提供号服粮饷。”
     施福略一犹豫,答道:“遵命”
     南京朝廷正兵待遇丰厚,军饷超过郑氏所给,他觉得此举有些不妥,但又不敢拒绝。
     “本王计划八月远征京师,你们回去后要抓紧行事,我听说浙东双屿岛去年已有商船到朝鲜贩运货物,你可找海运司杨志高询问具体信息。”
     “遵命”
     施福初到江南,对北海航线一窍不通,只能事事先答应下来。
     两人觐见摄政王的过程其实就是翟哲听下达命令,施琅没有说话的机会。他比他的叔父强,至少看清楚了摄政王的模样。摄政王的声音听上去像个长者。
     约莫一刻钟左右,两人领命离开王府。
     翟哲也离开大殿返回书房,在路上行走时,他突然想起刚才那个年轻人大胆抬头看他的眼睛。那个年轻人比他叔父有胆子。
     他喜欢年轻人,年轻人有欲望,有欲望才能有开拓之心。他听说郑森回到福建后,没能进入郑芝龙掌权的核心圈,这说明郑森还没有解决与他父亲之间的分歧。这对朝廷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父子之间在发展策略上的重大分歧,迟早会让郑氏分裂。郑森只是没长牙齿的老虎,现在有一头虎王束缚住他了
     翟哲想了一会,摇头轻笑,自言自语道:“也许那个年轻人能为我所用”
     走进书房门口,一个侍从候在那里,行礼道:“参见王爷”
     他手里拿着一叠文书,那些都是来自各地军情。
     翟哲道:“把来自贵州和陕西的公文挑出来。”
     那侍从道:“遵命”
     他叫张秉因,有举人的功名,是方以智桐城的老乡,得方以智举荐,来摄政王身边当了侍从。
     翟哲登上摄政王后,士林对他的看法分裂成两派。一派把他当做篡位奸雄,不敢起兵勤王,但也至少不与朝廷合作。更多的人已把他看做皇帝般的人物,能在摄政王身边理事,是莫大的机会和荣耀。
     贵州和陕西的局势都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今日恰巧都有急报送来。
     张秉因挑出两封密封奏折随翟哲走入书房,恭敬放在桌上,再倒退出门。
     翟哲没有急于拆信,他先用一个很舒坦的姿势靠在椅子上,视线往正前方看。
     书房椅子的正对面张贴了一张记忆中的世界地图,这个时代,欧洲人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哥伦布也已经发现美洲大陆。
     想到再多,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
     他拿起张秉因刚才挑出来的两封奏折,看了看封面,把来自陕西的奏折先放下,小心撕开柳随风从贵州送来的密报。
     柳随风的字很漂亮,带有一股飘逸气息,在他见过的书信和奏折中,只凭字就能给他留下好印象的人不多。
     翟哲一字一字往下看,神情专注,看完以后忍不住兴奋的轻轻拍了下桌子。
     他该要好好琢磨,等大西军事了后,他该给柳随风什么官职?
     书信中,柳随风写道:“……刘文秀请入贵州,愿听朝廷调遣北伐陕西,李定国亦有此心。……”
     翟哲不知道柳随风是怎么做到的,这真是今年朝廷的第一大喜讯。纵然他对此早有预感,真得到确切的消息,他还是按捺不住兴奋之情。
     大明后路无忧,清虏三面环敌,胜局已定矣。
    喜欢。
  

第650章 战略包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