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谨之不余,姻始之。姻之不余,嶙始之。嶙之不易,成情之。情复息身,礼成之。
夫之肤者,色也。妻之肤者,刑也。夫之肉者,欲也。妻之肉者,法也。夫之脉者,意也。妻之脉者,心也。夫之筋者,动也。妻之筋者,行也。夫之骨者,尺也。妻之骨者,度也。夫之五藏,囚也。妻之五藏,牢也。人之发,死生之契也,乃曰结发也。故而肤、肉、筋、骨、五藏,复息身之性命,发契血生,姻情定也。
天不二息,地不两形,忠贞自守,情自内生。天二息则乱,乱则无寿。地两身则迷,迷则不久。故而天地男女之情,一心一意之道也。男女生身之肤、肉、筋、骨、五藏、发者,不可轻羡授之。若轻羡授之,在乎失贞也。失贞者则失珍,失珍者如泽泥,永陷姻嶙不可出,终生没矣。然守情者,贞正之道,故可以元亨永贞。吾劝世人莫妄为,撰此《姻嶙经》,愿挚生之人情长在。”言罢人同十八女去,望其等背影,施恩深伏泣道:“谢老师造就之恩!谢十八先生大德。”
从此一切终将远去,水梦引十八女来至故居,昔日同伊寒之处,已是灰尘满布。轻轻的抬起床隔,解那盒中海雪珍珠纱,望那绿笼纱,潸然泪下。水梦脱下外裳,包起二纱,同十八女道:“走吧!从今往后,吾名子桑游陌,此为真家谓。”
子桑游陌同十八女隐于山水宝处,锄田为生,谈叙为渡。一日,闻水梦道:“田者四方计,通天下之道,不可不重也。”露儿道:“土载天下物,乃惜情人之礼!”风儿笑道:“不燥不寒不偏,乃能生天下万物!”木娘笑道:“乍的!又是情人!又是生万物的!我看你们是想嫁人了!”时众人默,敏儿轻道:“世间之情,尽在所遇之处。吾等曾漂泊四海都未逢倾心之人,忽遇先生,却得归属。”木娘道:“不喜不欢,不悲不扰,不贪不恋,淡然相适。”众人笑望于子桑游陌,子桑游陌乃跪礼道:“世人皆称男儿大丈夫,有以妇人二字为下之者,故而吾称女子为大书姑。因女子以育,若大地之资,百类是显。其所显者,又以文书立之。追其源本,吾便称女子为大书姑。此一拜!恩谢各位大书姑。”众大书姑亦从此礼。
露儿有问道:“子云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不知先生有何之见?”子桑游陌乃笑道:“后世多误解,盖千年之久!只有像女子那样侍奉小人才会觉得困难。同样!也只有小人会觉得女人难侍奉,进了不是,远了也不是。女人太亲近了,小人会觉得女子卑微,有所图,自己高高在上不谦逊。女子远了,小人会认为女子出了墙,对自己不忠了。所以小人会怨恨,会怀疑,会辱骂。”众大书姑共礼,子桑游陌乃笑之。
某岁年秋夜,子桑游陌自酣睡中醒来,再次回到了刑王司面前,而刑王司却一笑而去。
喜欢。
第一百三十八录 般多罗静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