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一方,臣有罪!”言下,百官共道:“臣等有罪!”帝曰:“八司七日一本,以正下辖所承。看看尔等!看看尔等!真是朕的好臣子呀!天地相断,谈何治国!宣政长司使何在?”“臣在!”宣政长司使常娴出。帝乃问曰:“宣政司无本,为何不报?”常娴心有难言之隐,无奈而泣,支吾道:“臣!臣!臣!”帝乃怒极道:“来人!拖出去斩了!”常娴大泣,临终未有言。
如今朝堂半数以上官员为右丞姜桑党,更莫云下治!下治文书奏折实皆被拦下,任由批改。至于上奏之文书,皆姜桑党下拟改之承。姜桑势大,欲设大乱,然取而代之。正廉之官焚不敢谏,只得隐忍,帝时又未省。姜桑故命党下止拟,以显八子之无能,继而蒙蔽之。
斩了常娴,姜桑谏新进文秀杨毅代职之,帝允。帝寄八兄之望,二下其旨,托之此事,乃告退朝。姜桑窃喜,二皇子施辰逐问道:“可有见得那贼师?”姜桑曰:“山野巫人,殿下不必挂碍!六殿下至死都未能逢此开际,足可见其为辒辌之徒,不足为惊。”施辰乃笑曰:“日后还请老师多多关照!”姜桑乃奉曰:“老臣不敢!若有事,二殿下尽管吩咐。”
崔掞心知帝非昏,不过为一时之蒙。虽感其无道,亦不尽责其身也。然人心若小人,戚戚难安,施辰依是自遣人,周查四边,寻水梦等人迹。
喜欢。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云壤之乱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