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系统,其性能之强大令人咋舌——它能够在现有的光纤网络中实现每秒高达 1000 万次的密钥交换,而且其安全性已经通过了贝尔不等式的严格验证。
林远的眼睛布满了血丝,他死死地盯着屏幕,仿佛要透过屏幕看到赛博科技背后的真相。然而,更让他感到绝望的是,赛博科技在发布会上还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他们已经与三大国际通信运营商签订了排他性合作协议。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星耀科技正在洽谈的东南亚海底光缆量子化改造项目,还未开标就已经被判了死刑。因为这三大运营商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通信市场,没有他们的支持,星耀科技的项目根本无法推进。
市场的天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倾斜。原本计划与星耀科技签订三年期框架协议的德国汽车巨头,突然改变了主意,派出了一个高级代表团前往赛博科技位于慕尼黑的欧洲总部。
在日本的某电子集团,原本已经进入最终谈判阶段的智慧城市项目,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紧急叫停。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参与项目的人都措手不及。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该集团紧接着在东京举办了一场量子云技术招标会。这一举动无疑是给原本有望合作的各方一个沉重的打击,尤其是星耀公司。
星耀公司为了这个项目,耗费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去培育印度客户。然而,就在他们满心欢喜地等待合作意向书最终签订的时候,却收到了客户的通知,称由于赛博科技提供了免费的技术升级方案,他们决定单方面终止与星耀的合作意向书。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星耀公司上下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惊和失望之中。
深夜的办公室里,一片静谧,只有偶尔传来的敲击键盘的声音,时断时续。首席科学家陈薇独自坐在电脑前,双眼紧盯着屏幕上的实验数据。突然,她像是发现了什么重要的线索一样,猛地站了起来。
“他们的‘暗物质协议在大气信道传输时存在退相干漏洞!”陈薇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激动。她迅速调出最新的模拟结果,果然,蓝色曲线在海拔 3000 米处出现了剧烈的波动。
“这就是问题所在!”陈薇指着屏幕说道,“我们在青藏高原测试的纠缠源稳定性算法,或许能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林远站在窗边,凝视着窗外依然灯火通明的赛博科技亚太分部大楼。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斗志,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下了一行字: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
此刻的星耀科技,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当国际巨头们用资本与技术筑起铜墙铁壁,这家中国初创企业能否凭借独特的技术创新撕开突围的缺口?量子云领域的战火,才刚刚开始燃烧。
喜欢。
第339章 《量子云技术白皮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