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更需要准确的判断,我不认为技术出身的管理人员,能带着大伙准确的往前走,有时候一步错,就是步步错。”
     文有明沉默了。
     曹卫东继续说道。
     “而且我个人拟投入十个亿搞研发,我认为这足以表示我的立场了。”
     文有明深深看了曹卫东一眼,最终叹了口气,说道。
     “好吧,神州的半导体及电子产业,确实需要你这样的爱国商人,我原则上同意你的合作请求,但在一些细节上,我有些意见。”
     曹卫东微微一笑。
     “具体条款,我想您可以跟我请的律师谈。”
     律师将本子合拢,身体坐正,严肃的从自己的公文包中抽出一份制式合同,然后在文有明等人惊愕的目光中,郑重说道。
     “文部长,朱主任,还有各位领导,这是我拟定的合同,我来给诸位介绍具体条款.......”
     文有明:“........”
     他和朱风对望一眼,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早知道我们也请个律师了。
     .......
     跟科技部签合同——或者说合作协议,是一种相当新奇的体验。
     当然,曹卫东属于带资进场。
     他有钱有技术。
     因此看待科技部时,没有那么多有色眼镜,而是以平常心对待。
     这种态度反而为他争取到了不少好处。
     双方约定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
     新公司的名称就叫做星火。
     星火电子厂。
     寓意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科技部承诺提供工厂用地、用电优惠额度、人才调配以及部分研究基金,并将其折算入股,占据新公司百分之三十的公司股份,曹卫东提供了大部分现金,并且是项目创始人,因此占据百分之七十的股份。
     合同签署后的第三天,朱风急匆匆找过来,为曹卫东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国家对半导体行业相当重视,因此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工业用地审批,新厂址就在四九城周边的一个县城。
     曹卫东拿出地图看了眼,发现这就是未来赫赫有名的通州,而且上面批准了不少用地,于是也相当满意。
     接下来就是跑手续,建厂,以及等待设备从港城运过来。
     好在有科技部兜底,所有手续都顺利完成,而在建厂方面,因为是在一个老工厂的基础上翻新扩建,所以难度并不大,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新厂的建设。
     这时候他等待许久的设备也陆陆续续到齐。
     曹卫东直接安排人将设备运到工厂,在进行调试后,他通知了科技部,可以把他们许诺的人都送过来了。
     第二天,科技部直接送来了两百多个技术人员。
     这其中有不少还是其他研究所和单位借调过来的,临时负责支持EDA芯片设计软件的开发。
     曹卫东站在新厂的广场上,向着在场所有人高声说道。
     “同志们,今天起,我们星火电子厂就要正式投入研究了,我们要研究一款国产EDA软件,打破国际垄断,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
     一时间,群情激奋!
    喜欢。
  

第686章 星火电子厂[2/2页]